鱼类

鱼类

1 前言

昆明市境内河流众多。据调查统计,流经或源于昆明市境内集水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有128条(含金沙江干流),长江流域的面积为16915.0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0.0%;珠江流域的面积为3962.32平方千米,占18.7%;红河流域的面积为278.83平方千米,仅占1.3%。昆明境内有10个天然淡水湖泊,其中较大的有3个,即滇池、清水海、阳宗海,3个湖泊多年平均总储水量为23.3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禄劝轿子雪山的“大海”,宜良县草甸海,石林的月湖、长湖、七角塘、圆湖和光塘子等。复杂多样的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之丰富的水资源为各种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截至目前,从未系统地调查整理过昆明鱼类资源,加之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种、新记录种被报道,有些物种的分类地位也已发生变化,亟须系统整理昆明市鱼类物种名录,这对于摸清昆明市鱼类资源家底以及基础研究十分必要,同时也为后续昆明市鱼类的保护工作及政府部门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奠定基础。

2 数据来源与审核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次整理以《云南鱼类名录》和《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为蓝本,收集整理相关志书、标本馆、数据库以及最近发表的新种、新记录种、分类修订、系统发育研究等相关文献中涉及的昆明市鱼类,排除同物异名后,初步整理出新的《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之鱼类部分。

参考志书包括《云南鱼类志(上、下册)》《金沙江流域鱼类》《中国特有金线鲃属鱼类——物种多样性、洞穴适应、系统演化和动物地理》《云南湖泊鱼类资源》等。标本馆及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Catalog of Fishes。分类系统主要依据《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并参照近年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必要的更新。

2.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过程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只有标本记录,目前仍未明确分类地位、尚未命名的物种暂不收录。(2)目前只是估计在昆明市有分布,但无明确的标本记录或文献资料的物种暂不收录。(3)外来物种仅收录在自然水体已成功建群的物种。(4)遵从鱼类名录收录传统,收录种及亚种。若仅仅是某亚种分布于昆明市,则我们仅收录该亚种,但做物种统计时,将指名亚种作为种来统计。(5)对于物种分类地位的变更,虽尚无文献记录,但已有明确的证据或相关文献即将发表的,采纳分类地位的变更;仅有变更意见,没有充足可信依据的,暂不变更。中文名与《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保持一致。

2.3 同行审查评议

将《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之鱼类部分(咨询稿)提交专家对每一物种进行详细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原则是否合理,物种收录是否有遗漏,拉丁学名和中文名是否正确,分类地位变更是否合理,并请专家对提出的每一条建议给出明确的信息,如标本或文献依据。名录从初稿、咨询稿、修订稿到定稿历经两次审核,包括会议审核和通信函评两种方式。会议审核由从事云南鱼类基础研究的一线工作者对咨询稿进行第一次审核,针对各自熟悉的类群开展审核,对物种名录进行修订和完善。初审专家均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专业研究骨干,通信函评由1位鱼类分类学家承担。

2.4 项目组核查

项目组将第一次审核修改后的修订稿以邮件形式发给国内知名鱼类学家进行二次审核,项目组分析和整理专家函评结果,逐一核实专家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讨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书稿。在两轮同行专家审查和修订基础上,项目组成员对每一物种文献记录与近年研究成果和标本凭证进行核对,校对每一物种的拉丁学名和中文名,最终形成终稿。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多样性概述

本名录共收录昆明市鱼类9目25科85属145种,其中土著种91种,外来种54种。《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共收录云南省土著鱼类590种,昆明市土著鱼类占全省土著鱼类的15.42%。

昆明市鱼类的物种,主要由鲤形目(Cypriniformes)和鲇形目(Siluriformes)构成,鲤形目有4科58属109种,鲇形目有7科10属16种,分别占总种数的75.17%和11.03%;第三大目是鲈形目(Perciformes),有6科7属10种,占总种数的6.90%;第四大目是胡瓜鱼目(Osmeriformes),有2科3属4种,占总种数的2.76%;其余各目种数均在2种及以下。最大科是鲤科(Cyprinidae),有75种,占总种数的51.72%,其次为条鳅科(Nemacheilidae)和爬鳅科(Balitoridae),各有23种和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5.86%和5.52%,其余各科每科种数均在4种及以下。

3.2 特有性分析21版)

本名录整理的145种鱼类中,有中国特有种51种,占总种数的35.17%;云南特有种15种,占总种数的10.34%;昆明市特有种8种,占总种数的5.52%。显示出昆明市鱼类的高度特有性。昆明市特有种包括滇池球鳔鳅(Sp h a erophys a d i a n c h i e ns is)、云南鲴(Xe n o cyp ris y u n n a n en s is)、银白鱼(A n a b a ri l i us alburnops)、多鳞白鱼(A.po lylepis)、嵩明白鱼(A.songmingensis)、阳宗白鱼(A.yangzongensis)、小鲤(Cyprinus micristius)以及昆明鲇(Silurus mento),均为湖泊特有,其中6种目前仅分布于滇池,1种目前仅分布于嵩明县的上游水库,1种目前仅分布于阳宗海,充分反映出昆明市鱼类物种资源的特殊性。

3.3 重点保护动物

昆明市鱼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共有18种,占总种数的12.41%,包括多鳞白鱼(Anabarilius polylepis)、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 lis)、单纹似鳡(L uciocyprinus langsoni)、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花鲈鲤(Percocypris rega i n)、小鲤(Cyp ri n us m i cris ti us)、昆明鲇(S i lu rus m en to)、金氏䱀(L iobagrus kingi)8种以及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等10种金线鲃属鱼类。其中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的物种有2种,极危(CR)有4种,易危(VU)有2种,近危(NT)有1种。

4 讨论与展望

《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的鱼类部分收录了昆明市鱼类145种,该名录是依据以往调查数据、文献资料查询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库的馆藏标本记录首次系统地整理的昆明市鱼类名录。该名录厘清了昆明市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的本底,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不断有新种、新记录种被发表,名录也将相应予以更新,为昆明市鱼类资源保护奠定基础,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合适的保护区以及完善昆明市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安莉,杨剑虹,张丽媛,等.阳宗海鱼类资源现状调查[C]//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2015.

[2]杨岚,李恒,杨晓君.云南湿地:湿地鱼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479-521.

[3]陈小勇.云南鱼类名录[J].动物学研究,2013,34(4):281-337.

[4]褚新洛,陈银瑞.云南鱼类志: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褚新洛,陈银瑞.云南鱼类志: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6]杜丽娜,陈小勇,杨君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模式标本名录[J].动物学研究,2013,34(4):345-360.

[7]高礼存.云南湖泊鱼类资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姜昊辰,张方方,金锦锦,等.云南滇池发现新外来物种粘皮鲻虾虎鱼[J].四川动物,2017,36(6):691.

[9]金锦锦,张方方,仇玉萍,等.云南滇池入侵鱼类新纪录:鲇[J].四川动物,2018,37(3):260.

[10]李明会,赵衡,周伟.云南外来脊椎动物及其危害防控[J].林业调查规划,2016,41(5):118-127.

[11]李荣生.西太公鱼在滇水库安家落户[J].水利渔业,1992(6):32.

[12]李维贤,安莉.昆明金线鲃属一新种:伍氏金线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82-84.

[13]李维贤.滇池流域滇池金线鲃及部分土著鱼种的残存分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72-74.

[14]孙航,高正文.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7.

[15]孙航,高正文.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1.

[16]王伟营,杨君兴,陈小勇.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5):19-29.

[17]张春光,杨君兴,赵亚辉,等.金沙江流域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18]张雄,刘飞,林鹏程,等.金沙江下游鱼类栖息地评估和保护优先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4):496-503.

[19]赵亚辉,张春光.中国特有金线鲃属鱼类:物种多样性、洞穴适应、系统演化和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标本数据库[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