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谈癌色变,切勿对号入座
5. 打破谈癌色变,切勿对号入座
人们一直认为患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所以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谈癌色变,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患者及家属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很强,更有甚者直接被“癌症”吓死。这其中大多是对癌症知识的一知半解和盲目的消极情绪造成的。
据报道约34%~44%的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会出现各种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其中约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恐癌症可以带来相当明显的消极作用。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表明,严重心理应激可以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导致肿瘤生长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患者绝望自杀。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人们恐癌心理以及恐癌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帮助他们减轻、解除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是肿瘤、精神、心理等学科都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大多数癌症病人恐惧心理的社会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怀疑、焦虑、抑郁、紧张、愤怒、担忧、绝望、回避和消极对待。医护人员、家属和亲友应该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表达机会,让病人宣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并加以疏导,使其情绪得以缓解,心理障碍得以消除,通过加强对医学的进步及发展前景的了解进一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癌症患者由怀疑、焦虑、紧张到悲观绝望的心理表现最为普遍。临床上常常见到一旦患者经过检查可疑患了癌症,家人往往会惊慌失措,一般都要四处咨询、辗转几家大小医院诊治。当最终确诊之后,好多癌症患者本人对自身病情悲观绝望。并由此对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产生厌烦和恐惧,对治疗的预期效果失去信心。这些病人中,听天由命者有之;极度紧张、恐惧、连“癌”字都不敢多想多说甚至于自寻短见以求早日解脱者亦有之。好多患者家属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也很常见,他们大都急于想知道病人还能活多久,其精神紧张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患者本人。尤其在患者还没了解病情以前,或其已知自身病情但尚能自持时,家属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往往都是害怕患者承受不了打击,出于保护患者的目的,想方设法地对患者隐瞒病情,不告诉患者坏消息。其实,所有这些绝望情绪都是有害的、不可取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毫无根据的。我们主张选取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由大家感觉最合适的人员把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患者,和他一起分析病情,鼓励患者鼓起勇气,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