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的随访和康复
4. 肺癌手术后的随访和康复
术后随访
肺癌手术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第二个原发性肺癌。因此肺癌在手术和辅助治疗完成后,一定必要密切随访,及时发现新情况,及时进行正确处理。
肺癌手术后随访的周期较短,头两年内每3个月左右就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内容包括:
① 询问有何临床症状,特别是呼吸、咳嗽、咯血、胸痛、发音、骨痛、头痛、肢体活动方面的情况。
② 仔细地体格检查,特别是颈部、锁骨上和腋下淋巴结的触摸,胸部的望触叩听,四肢肌力检查等。
③ 肿瘤指标测定:CEA(癌胚抗原)、NSE(神经性烯醇化酶,限于小细胞肺癌),SCC(鳞癌相关抗原,限于鳞癌)。
④ 胸片。若有异常,作增强胸部CT或增强胸部MR,为的是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者胸膜、肋骨的侵犯。
⑤ 上腹部B超。重点检查肝、脾、肾、肾上腺和腹腔淋巴结,若有转移可疑,再作上腹部增强CT。
⑥ 若有局限性骨痛,特别是呈进行加剧或伴有压痛的,则有可能为骨转移,可先作ECT骨扫描,以了解全身骨髓情况,并选择重要部位(如脊柱)或需要放疗的部位行磁共振或CT检查,以求进一步证实。
⑦ 若有持续性头痛、呕吐,或双侧肢体肌力不等、步态不稳等情况,应考虑颅内转移之可能,需行头颅增强磁共振或头颅增强CT检查。
以上前5 项是每次随访必做的常规项目,后2项检查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两年之后可改为每半年随访复查一次,5年后改为每一年随访复查一次。
肺癌康复
肺癌康复是指病人在身体功能上、精神上以及职业上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或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康复的首要标志是心理上的康复,肺癌作为一种癌症,往往首先在心理和精神上对病人造成很大的打击,大多数病人出现极度焦虑、悲观和失望,整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对治疗毫无信心,这种忧虑、恐惧的精神因素会极大地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致使激素分泌失调,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所以病人首先要在精神上战胜肺癌,相信现代科学,树立战胜肺癌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是康复的第一标志。
身体的康复是病人战胜疾病并恢复功能的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病人在综合治疗后,病灶清除或稳定,其标志为生活能够自理,且能参加一定量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