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春天<br />(电视文艺晚会)

老人与春天
(电视文艺晚会)

(幕启。

(邓小平在簕杜鹃花丛中微笑的巨幅画像。

(镜头推近。一个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剧场回旋:

     这是一个老人和春天的故事。

(在渐亮的灯光中,母亲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的声音:

         因为有了春风,

         大地冰消雪融……

(宛如涓涓的小溪汇入江海。从而,掀起深情而又磅礴的交响合唱——幕前曲:

           因  为

         (童声领唱与合唱)

          因为有了春风,

          大地冰消雪融。

          因为有了太阳,

          人间灿烂辉煌。

(极富庄严感、仪式感的舞台设计。

(交响乐团。

(身穿白色礼服的合唱队列。

(一台富丽而又气派的黑色三角钢琴。

(朗诵:

今天,我们在这里济济一堂,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

(嘹亮而又悠长的短号声。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在四川广安。

1917年夏日,十三岁的邓小平离开了他的家乡牌坊村。他出夔门、赴欧陆,万里转战,三度沉浮。开始了他近八十年的、一去不复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漫漫生涯。

(号声。

公元1978年。

岁末。

长城内外,瑞雪纷飞。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这一次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会上,第三次复出、时已七十五岁、年逾古稀的邓小平同志确立了他的关于“改革与开放”的国策预案。

(号声。

(号声与辉煌的交响。

啊,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划出了特区一片……

(合唱: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啊,难忘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歌声引出流畅而又抒情的声乐与钢琴协奏:《春天的故事》。

第一乐章 城市的一脉亲情

(晨光的金色是这一节的色调。

(崛起的新城。

(大鹏湾的日出。

(开荒牛的雕像。

(大屏幕上叠现着城市的变迁。

(朗诵:

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与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伟大的历史决断,在深圳、在广东、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澎湃的中国潮!

          中 国 潮

           (歌舞)

           王晓岭

        大江奔来了!

        长河涌来了!

        一个历史的决断,

        掀起中国潮!

        航道开通了!

        风帆升起了!

        回答时代的挑战,

        我们去弄潮!

        我们从命运的逆境中崛起,

        我们在挑战的旗帜下开辟。

        每一寸道路都延伸着希望,

        每一个日夜都生长着神奇。

        虽然也有说不尽的点点滴滴,

        我们的事业充满阳光生机;

        虽然也有数不尽的风风雨雨,

        我们的前程铺开彩虹万里。

        心海在涨潮!

        情海在涨潮!

        方圆九百六十万,

        汇成中国潮!

(音乐延续。

(电子键盘的击打声。

(机械的轰鸣声。

(号子声。

(开山炮声。

(呐喊声。

(欢笑声。

(开拓者的舞蹈《拓》。

(朗诵:

在邓小平画了一个“圈儿”的地方,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特区新城——深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92年春天,邓小平站立在深圳特区——南中国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他极目远眺:城的那边,是山;山的那边,是海;海的那边呢?是更为广阔的世界……他欣慰地笑了!深圳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啊,面向太平洋!

           面向太平洋

          (男女声二重唱)

        在簕杜鹃花盛开的地方,

        大鹏鸟腾飞的海岸上;

        听那古炮台述说岁月的沧桑,

        一阵阵季候风鼓荡着开放。

        啊,这里是特区神奇的土地,

        中国开放的窗口,面向太平洋!

        历史与未来在这里对话,

        雄浑与柔曼在这里交响;

        新城辉映着喷薄而出的朝阳,

        每一幢大厦都高擎着希望。

        啊,这里是特区繁荣的土地,

        中国开放的窗口,面向太平洋!

        少男少女钟爱的城市雕像,

        是一头犍牛拉犁开荒;

        有一天我们白发回首的时候,

        也会把这创业的今天怀想。

        啊,这里是特区多情的土地,

        中国开放的窗口,面向太平洋!

(访谈:“杀出一条血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及“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等。

(嘉宾:袁庚或其他领导同志。

(采访人。

(访谈:“开山炮就是进军的号角”。

(嘉宾:蛇口第一声开山炮的点火人。

(采访人。

(车河。

(人流。

(匆匆来去的身影。各色人等。

(深南路口。在阳光下矗立的邓小平画像。

(朗诵:

都说,从此他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他,成为了我们——深圳百姓中的一员。

在城市通衢的深南路口,有一片绿地。地儿,一点也不大。但人们却习惯地叫它——小平广场。

那里,画像上的小平同志慈祥地注视着往来的车海人流,他为新人祝福,向孩子和老人道好……他站在晨光里,他立在月色下,默默地陪伴着这一座深爱着他的城市。

在深圳——到处都播撒着老人的一脉亲情……

         深 圳 情

         (女声独唱)

          王晓岭

        深圳春也深,

        深圳秋也深,

        世上多少美丽的花,

        在这里扎下根。

        深圳城也深,

        深圳巷也深,

        楼里的歌声楼外琴,

        不改的是乡音。

        深圳情也深,

        深圳爱也深,

        一寸光阴啊一寸金,

        更贵的是人心。

        无论你是新来的客,

        无论你是久住的人,

        深圳啊,深圳——

        深深印在我们的心。

(访谈:亲切的关怀——小平同志为深圳特区题词的过程。

(嘉宾:张荣或其他同志。

(采访人。

(大山。

(长路。

(绿树。

(金鸡岭上邓小平的立像前,摆满了鲜花,还有书、酒、烟卷等。

(朗诵:

啊,这是一座城市深深的怀念——

我们怀念那一个温暖的早春,我们怀念那一位刚强、睿智、和善的老人……

        一座城市的怀念

          (独唱)

          田 地

        我向一座青山走近,

        仰望一个从容行走的身影;

        我沿着一条大道前行,

        凝视一双还在期待的眼神;

        我依一棵榕树伫立,

        牵动一份留给岁月的深情。

        这是一座城市的怀念,

        一座城市因他而诞生。

        一座城市因他风雨兼程,

        一座城市因他梦想成真,

        一座城市因他美丽动人。

        这是一座城市的怀念,

        我们怀念那个温暖的早春,

        我们怀念那位引路的老人。

第二乐章 山海的一番依恋

(榕的绿色、花的红色、海的湛蓝是这一节的色调。

(葱翠的高山榕。

(烂漫的簕杜鹃。

(蓝蓝的海上世界。

(大屏幕上叠现着城市的繁华多彩。

(梧桐山。

(仙湖。

(舞蹈与散文朗诵:

仙湖那一棵高山榕

(散文)

杨继仁

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倚着漫天白云,静静地,庄严地围绕着那泓碧水,好似迷恋着碧水的宁静与妩媚。碧水微波,心仪着青山的伟岸与苍翠。

这座青山有个吉祥的名字——梧桐山;

这泓碧水名字更撩人遐想——仙湖。

坐落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仙湖植物园就拥有这青山、这碧水。青山与碧水之间,有棵葱郁的高山榕。它没有青山的伟岸,没有碧水的旖旎,它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的簇拥之下,默默地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伞葱郁,呼吐晨风,吸纳朝阳。

天和地因为有了那棵葱郁的高山榕而更加亮丽;山和水因为有了那棵葱郁的高山榕而更加和谐。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一次并不普通的礼遇使它超越普通,具有非同凡响的魅力。

1992年1月22日是个寻常的日子,风正和,日正丽。上午,在丽日和风中,邓小平同志一行人来到这个如画卷般美丽的植物园。小平同志步履轻快,兴致很高。他抬头望望青山,低头看看碧水,赞一声:唔,这里环境好,天气好……来到棕榈区大草坪,小平一眼便看到了那一棵待栽的高山榕。他的脸上浮出微笑,大步走过去,拿起了铁铲……

于是,这棵小小的高山榕得以挺立在澄洁的蓝天下,舒展枝叶,拨弄清风,揉爱阳光。

这一天,它开始与这三面青山这一泓碧水为伴;这一天,它有幸与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人们在它的前面立了一块朴素的花岗石牌,镌刻这么几个字:邓小平手植树1992.1.22。

自那以后十二年时间过去了。小平同志亲手栽的这棵高山榕长大了许多,气根飘垂,绿叶婆娑,葱郁依然。在它北面那道坡上,成百上千棵树组成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昭示着他开创的、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大业正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神州大地景象万千。

(台上台下——葱茏一片的绿世界。

(榕树姑娘的芭蕾舞《绿树》。

(乐池升起。管弦乐队与粤曲演唱:

        七律·高山榕

        (粤曲与管弦乐)

         苏伟光

        仙湖挺拔一株榕,

        亲手栽培是邓公。

        叶茂枝繁添碧绿,

        生机壮旺意葱茏。

        丹心万古垂青史,

        热血千秋寄树丛。

        绿阴如盖遮风雨,

        春天永驻杜鹃红。

(访谈:“特区就像是春风春雨中的一棵绿树”。

(嘉宾:为小平同志手植高山榕浇水的人。

(采访人。

(朗诵:

又是正月。

又是春天。

又见簕杜鹃——

又看到这一串串、一蓬蓬、一簇簇的报春花,将深圳打扮得像一个风情万种的花仙子——都说,自打小平来过的那一个春天起,这花儿便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开出了无与伦比的诗情画意……

        花儿簕杜鹃

        (女声组合)

         唐跃生

       没见过花儿这么艳,

       蓝天下绽开自己火红的脸;

       没见过花儿这么美,

       大海边找到自己的家园。

       一簇簇,一串串,

       一天天,一年年,

       说着那春天未了的心愿。

       花儿美,花儿艳,

       花儿带着自己的梦幻;

       自由的心任你读,任你看,

       花儿开了一片又一片。

       花儿开了花满天,

       花儿如歌唱春天;

       花儿开了到永远,

       见过她的人,又怎能说再见。

(天幕一片花海。火红欲燃。

(《花仙子》的舞蹈。

(访谈:“我和特区一同长大”。

(嘉宾:《花季雨季》的作者或一个1979年出生的深圳姑娘。

(采访人。

(天幕倏换。

(海蓝蓝。从蛇口海上世界远望。

(朗诵:

邓小平爱海。这位被外国记者称之为“打不倒的小个子”,实实在在是一个浮沉在翻卷不息的、历史的大海里的——弄潮儿!

一生中,他——曾在北海击水,也曾在黄海听涛,亦曾在东海踏浪……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第一次来到深圳,便登上了明华轮,并亲笔题写了“海上世界”。

你听见了吗?这位八旬老人,在春天里与湛蓝色的大海娓娓交谈……

       说给大海

       (男声独唱)

        赵大明

    你是一片蓝蓝的海 蓝蓝的海

    海浪的声音和着心中的节拍

    我走到你的身边 你的身边

    为那份难解的情怀

    大海 蓝蓝的海

    面对你我第一次转过身来

    大海 蓝蓝的海

    面对你我第一次敞开胸怀

    你是一片蓝蓝的海 蓝蓝的海

    千年的话语对着你说出来

    我问过每朵浪花 每朵浪花

    你可是从岁月深处走来

    大海 蓝蓝的海

    夸父的梦在这里醒过来

    大海 蓝蓝的海

    飞天的爱在这里更精彩

    让窗口在这里打开

    让天风浩荡吹过来

    大海 蓝蓝的海

    大海 蓝蓝的海

    我走到你的身边 你的身边

    为一份深深的爱

    为一份深深的爱 深深的爱

第三乐章 岁月的一腔追忆

(温馨的柠檬黄是这一节的色调。

(邓小平与卓琳的照片。

(邓小平与儿女们的合影。

(邓小平与孙儿在一起的摄影作品。

(大屏幕上叠现小平同志在深圳的镜头。可以看到邓榕。

(朗诵:

她叫毛毛,现名邓榕。

邓小平同志两次来深圳,毛毛一直陪伴在老人的身边。

邓小平有五个曾与之患难与共的子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毛毛在一本题为《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书中写道:“我要写我的父亲,因为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心愿。”“我要写我的父亲,因为我崇敬他。”“我以我的全心,爱我的父亲。”

邓小平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在儿女眼里——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人。

         父  亲

         (独唱)

    记忆中你总是那个年龄,

    没有过年迈,也不曾年轻;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

    你或许不如母亲那么柔情。

    每一个儿女都尿湿过你的衣襟,

    开心的时候骑上你的脖颈;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

    你的胡子扎得小脸儿生疼。

    当午夜的风雨拍打着窗门,

    你迎上前去,从容镇定;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

    你把一切灾难揽入怀中。

    只有在你离去的时候,

    我们才看到你宽阔的背影;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

    你其实是一个普通的人。

(访谈:“陪父亲在深圳的那些日子”。

(嘉宾:邓榕。

(采访人。

       唱起春天的故事

        (女声独唱)

         张 云

     唱起春天的故事,

     我们又想起了你。

     唱起春天的故事,

     我们又见到了你。

     在青山里,

     在大海里,

     在我们的心坎里。

     多么动人的歌声,

     多么优美的旋律。

     我在春天的故事里把你寻觅,

     向你诉说春的信息。

     唱起春天的故事,

     我们啊思念着你。

     唱起春天的故事,

     我们啊呼唤着你。

     在清风里,

     在喜雨里,

     在中国的笑容里。

     多么深切的怀念,

     多么深厚的情意。

     我在春天的故事里把你赞誉,

     向你倾吐春的生机。

     唱起春天的故事,

     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唱起春天的故事,

     祖国的春天更加美丽。

(剧场灯光大亮。

(身穿五十六个民族服装的演员,从两侧边门涌来。

(人们载歌载舞。

(女声二重唱:

      我们和春天在一起

        (歌舞)

      逸 民 改词

     星星和月亮在一起,

     珍珠和玛瑙在一起,

     庄稼和土地在一起,

     劳动和幸福在一起。

     太阳和光明在一起,

     我们和春天在一起。

     鱼儿和水哟在一起,

     针儿和线哟在一起,

     心儿和心儿在一起,

     花儿和花儿在一起。

     太阳和光明在一起,

     我们和春天在一起。

第四乐章 同胞的一瓣心香

(海天的湖蓝是这一节的色调。

(邓小平与登山的群众。

(“小平,你好!”的横幅。

(老人在深圳远眺香港。

(大屏幕上是邓小平微笑的特写。

(朗诵:

1984年,在庆祝国庆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京的大学生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横幅。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亲切如同家人的呼唤,至今还萦绕在十三万万人滚烫的心里……

     就这样叫着你的姓名

        (独唱)

        唐跃生

     有一位中国的领导人,

     人民亲切地叫他小平。

     他跟着毛泽东闹革命,

     走过了长征又发起新长征。

     小平他是个坚强的人,

     几度沉浮他更加坚定。

     带领我们走向世界,

     打开了国门又筑起新长城。

     小平他是个真诚的人,

     一生坦荡把真理找寻。

     他最懂得老百姓的心,

     人民高兴时他笑容最动情。

     我们念着他,

     我们爱着他,

     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我们念着他,

     我们爱着他,

     中国的儿子邓小平。

     啊,小平!

     啊,小平!

     我们就这么叫着你的姓名。

(访谈:“我为小平同志斟茶”。

(嘉宾:当年旋转餐厅的女服务员。

(采访人。

(朗诵:

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最大的统一战线是祖国统一。这个统一涵盖港、澳、台,特别是台湾回归问题。”

据说,1990年早春,邓小平在会见一位台湾籍老人时,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

一个家乡的老母亲思念长年漂流在外的儿子,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于是,便托人给儿子带去了一个布包。儿子打开布包一看,是四味中药,顿时泪流满面,星夜启程归去……

邓小平说,包里的这四味中药便是:知母,乳香,熟地,当归。

        台湾当归谣

         (独唱)

       当归哟,当归!

       大陆的当归。

       生在故乡的山,

       长在故乡的水。

       手捧当归望明月,

       隔海思乡两行泪。

       当归哟,当归!

       当归哟,当归!

       亲人望回,

       母亲望归。

       当归哟,当归!

       大陆的当归。

       像酒一样醇香,

       像蜜一样甘美。

       盼望祖国快统一,

       海峡两岸尽朝晖。

       当归哟,当归!

       当归哟,当归!

       儿女当回,

       台湾当归。

(鸟瞰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维多利亚海湾。

(香港“紫荆花”区徽。

(朗诵:

1995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时说:“我要活到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啊,扯旗山峰在昂首翘望,维多利亚海湾在悉心期盼,香港五百万同胞在等待:

你说过,回归的那一天你要来!

        你说那一天你要来

         (男女声二重唱)

        那拉·寒川 陈道斌

       你说那一天你要来,

       我们翘首在等待;

       等待那一天的庄严,

       等待那一天的风采。

       你说那一天你要来,

       我们屈指在等待;

       这是华夏的一方土,

       百年熬成金一块。

       送走百年的郁闷,

       告慰百年的期待;

       那一天的陶醉和狂欢,

       你和历史巧安排。

       你说来,你未能来,

       你的爱融进大海;

       你说来,你未能来,

       你的故事与春天同在。

(访谈:“开进香港的那一刻”。

(嘉宾:刘镇武将军。

(采访人。

(访谈:“真的好威风——看着大军的战车隆隆开过来”。

(嘉宾:一个香港新界居民。

(采访人。

(交接及升旗的口令声。庄严的国歌声。

(乐池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仪仗表演。

(中华世纪坛的圣火。

(江泽民主席高举火炬的特写。

(胡锦涛总书记的特写。

(一排穿着白色长裙的拉小提琴的少女。仿佛在守护圣火。

(朗诵:

世人评说,未来的世纪是亚太世纪。而在亚太国家中,最引人注目的将是中国。这是中国的骄傲。

邓小平说:“我深深地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接过了革命的火炬。他们站立在巨人的肩头,带领亿万华夏子孙去摘取人类理想天穹上的璀璨之星!

          接过火炬

          (男声独唱)

       接过火炬——高举起!

       高举起真理之火;

       接过火炬——高举起!

       高举起胜利之旗。

       啊,接过火炬高举起——

       继往开来跨越新的世纪。

       这是时代与时代的延续,

       这是光荣与光荣的交替;

       这是辉煌与辉煌的交响,

       这是伟大与伟大的接力。

       接过火炬——高举起!

       真理燃烧在心底;

       接过火炬——高举起!

       胜利飘扬千万里。

       啊,接过火炬高举起——

       光焰照亮了中国的天地。

(音乐延续。

(进入辉煌的尾声。男女声四重唱:

        中国 永远辉煌

         (大型歌舞)

       东方,东方——

       升起太阳;

       中国,中国——

       永远辉煌。

       五月的阳光涌动花潮,

       十月的阳光翻卷金浪;

       幸福的城市充满幸福,

       希望的田野收获希望。

       阳光点缀着朵朵钢花,

       阳光飘散着阵阵油香;

       理想飞驰在高速公路,

       青春焕发在互联网上。

       阳光照耀我们的脸庞,

       阳光辉映我们的脊梁;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此走向繁荣和富强。

       东方,东方——

       升起太阳;

       中国,中国——

       永远辉煌。

       开放的窗口面向太平洋,

       时代的大潮谁能够阻挡;

       新世纪向我们发来贺电,

       伟大的中国啊永远辉煌!

(主持人结束语。

(在《春天的故事》乐曲声中晚会结束。

南海神庙

四幕歌剧·大纲

编剧 瞿琮

波罗诞谒南海神庙

(清)丘逢甲

莽莽扶胥镇,庙祀南海神。

冕旒古王者,龙服如天人。

甲裳列将吏,珠翠罗妃嫔。

维神镇炎荒,坐抚万介鳞。

红棉二月花,庙瓦朱璘璘。

斑斑两铜鼓,神威藉而伸。

雄鸣雌辄应,奔走百粤民。

东风吹万艘,打桨波罗春。

走进南海神庙。

……越过神庙的大殿,来到后宫。深一进,面阔五间,便是后宫之昭灵宫。昭灵宫里面供奉的,乃是南海之神的夫人明顺。容貌端庄的明顺夫人,安坐于神台上。一侧,摆放着雕龙刻凤的沉香木床。

南海之神与明顺夫人的姻缘,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神人恋”故事。据说,明顺夫人原是顺德的一个养蚕的女子,为救祝融一命,以身相许,嫁给了深受民众爱戴的南海之神……她为人间“送嗣”,又是母亲和孩子的保护神。

关于明顺夫人的传说,民间还有许多版本。

我以为,南海之神与明顺夫人的传说,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女性对坚贞与美好爱情的追求;也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南海之神的认知、愿景和无比虔诚的崇拜。

——摘自采访笔记  

剧中人物

祝融(白衣秀士)  南海之神      男高音

养蚕女      明顺夫人      女高音

共工(黑衣小吏)  恶神        男中音

天帝                 男低音

相柳(鸡泡鱼)   神中之妖·告密者  女中音

诸神

达奚司空     波罗国使者     男高音

五王子(大安 元安 始安 长安 祖安)

木棉花神

牡丹仙子

四季花婆(兰 莲 菊 梅)

肥妹

官员

祭司

水族

民众

时间 传奇时代

地点 古扶胥(广州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