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张炜,方堃.中国海疆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2.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4.宋正海,郭永芳,陈瑞平.中国古代海洋学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5.杨国桢,郑甫弘,孙谦.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中国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
7.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北京:三联书店,2000
8.黄顺力.海洋迷思——中国海洋观的传统与变迁.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9.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郑广南.中国海盗史.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1.邓端本编著.广州港史(古代部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12.章巽主编.中国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13.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
14.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
15.蓝达居.喧闹的海市——闽东南港市兴衰与海洋人文.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6.陈东有.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17.汤开建.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9
18.《登州古港史》编委会编.登州古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9.《天津港史》编辑委员会编.天津港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20.郑绍昌.宁波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1.李金明.漳州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2.福州港史志编辑委员会.福州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3.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4.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5.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26.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7.安京.中国古代海疆史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8.常任侠.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
29.陈柏坚.广州外贸两千年.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30.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31.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2.陈元柱.海口沿革史(油印本)
33.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4.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
35.邓瑞本,章深.广州对外贸易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6.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37.杜经国主编.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38.方豪.中西交通史.长沙:岳麓出版社,1987
39.房仲甫等.海上七千年.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0.房仲甫等.中国水运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1.江日升.台湾外纪.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42.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43.李东华.中国海洋发展关键时地个案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4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46.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7.廖大珂.福建海外交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48.林国平等.福建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9.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50.林仁川.福建对外贸易与海关史.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
51.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2.刘迎胜.丝路文化·海上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3.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54.王川.市舶太监与南海贸易——明代广东市舶太监研究.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
55.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6.杨国桢.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发展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57.杨彦杰.荷据时代台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58.叶显恩.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59.余光弘.清代的班兵与移民:澎湖的个案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
60.曾少聪.东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湾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61.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
62.章文钦.澳门历史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9
63.章巽.古航海图考释.北京:海洋出版社,1980
64.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5.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66.〔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7.〔美〕穆黛安.华南海盗.刘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8.〔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二、论文
69.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1
70.郑鹤声,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海交史研究,总5,1983
71.李金明.试论明代海外朝贡贸易的内容与实质.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72.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4)
73.黄启臣.16—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国家的传播和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74.陈希育.清代的海外贸易商人.海交史研究,总20,1991
75.王庆云.中国沿海方志与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以《蓬莱县志》的“艺文志”为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总3.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76.赵健民.从宋琬的“海味诗”解读古代文人的渔乡情结.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总3.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77.赵建民.《记海错》渔乡风物的文化透视.海洋文化研究,总(2).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78.方英.《广东新语》中的海洋世界.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总1.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79.李万权,朱鉴秋.《郑和航海图》的综合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80.何瑜.清代海疆政策研究.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1996
81.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1—5).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4—1993
82.晁中辰.论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兼评西方殖民者东来说.海交史研究,总15,1989
83.陈尚胜.论明朝月港开放的局限性.海交史研究,总29,1996
84.陈尚胜.明朝后期筹海过程考论.海交史研究,总17,1990
85.陈伟明.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文化交流.海交史研究,总23,1993
86.陈伟明.明清外销瓷的工艺与文化特色.海交史研究,总25,1994
87.陈伟明.清代知识分子对欧洲科技文化的介绍与认识.海交史研究,总34,1998
88.陈希育.清朝海关对于民间海外贸易的管理.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89.陈希育.清代前期的厦门海关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3)
90.陈自强.论明代漳州月港的历史地位.海交史研究,总5,1983
91.陈自强.月港督饷制度述要.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92.程伟礼.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复旦学报,1987(1)
93.戴和.清代粤海关税收的考核与报解制度论述.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94.邓端本.论明代的市舶管理.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95.杜瑜.北方港发展缓慢的历史地理因素.海交史研究,总26,1994
96.葛剑雄.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历史地理,第11辑
97.顾卫民.广州通商制度与鸦片战争.历史研究,1989(1)
98.郭之笏.关于郑和宝船尺度问题的探讨.海交史研究,总8,1985
99.何纪生.海南岛渔民开发经营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功绩.学术研究,1981(1)
100.黄国安.澳门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学术论坛,1990(6)
101.黄盛璋.明代后期海禁开放后海外贸易若干问题.海交史研究,总13,1988
102.蒋祖缘.清代十三行吸纳西方的成就与影响.学术研究,1998(5)
103.金秋鹏.天妃信仰与古代航海.海交史研究,总11,1987
104.李晓.山东胶州港兴衰问题初探.海交史研究,总7,1985
105.李金明.明代后期部分开放海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海交史研究,总17,1990
106.李金明.清代经营海外贸易的行商.海交史研究,总24,1993
107.李庆新.明代市舶司制度的变态及其政治文化意蕴.海交史研究,总37,2000
108.林更生.古代从海路外传的植物与生产技术初探.海交史研究,总14,1988
109.林更生.古代从海路引进福建的植物.海交史研究,总4,1982
110.林建红.澎湖群岛的拓殖.海交史研究,总25,1994
111.林庆元.简论西学传入中国的社会环境及其媒体.海交史研究,总24,1993
112.林文照.欧洲早期望远镜的传入和我国对它的仿制与研究.中国历史档案,1989(12)
113.刘成.论明代的海禁政策.海交史研究,总12,1987
114.刘昌芝.郑和下西洋引进的珍稀动植物研究.海交史研究,总17,1990
115.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气象学知识.中国科技史料,1993(2)
116.彭泽益.广东十三行续探.历史研究,1986(4)
117.彭泽益.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起源.历史研究,1957(1)
118.乔凌霄.明清之际的文化心态与西学传播效应.安徽史学,1999(2)
119.沈定平.明代南北港口经济职能的比较研究.海交史研究,总23,1993
120.沈康身.从《视学》看十八世纪东西方透视学知识的交融和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3)
121.石云里.揭暄的潮汐学说.中国科技史料,1993(1)
122.水天中.西画传入中国及其早期的发展.美术研究,1986(1)
123.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的研究.文献,1987(1)
124.苏鑫鸿,郑雨婷.明清时期泉州私人海外贸易兴衰原因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89(1)
125.孙明章.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思想界.浙江学刊,1990(4)
126.童家洲.明末清初中日私商贸易与华侨.海交史研究,总24,1993
127.汪敬虞.论清代前期的禁海闭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2)
128.王柔.西洋音乐传入中国考.音乐研究,1982(2)
129.吴凤斌.宋元以来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的开发和经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1)
130.吴建雍.1757年以后的广东十三行.清史研究集,第3辑
131.杨槱,杨宗英,黄根余.略谈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海交史研究,总3,1981
132.杨国桢.关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2)
133.杨钦章.海神天妃的故事在明代的西传.海交史研究,总11,1987
134.张毅.北方航线在我国海交史上的地位.海交史研究,总10,1986
135.张小青.明清之际西洋火炮的输入及其影响.清史研究集(4).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36.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3)
137.庄国土.清初(1683—1727)海上贸易政策和南洋禁航令.海交史研究,总11,1987
138.庄为玑,庄景辉.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海交史研究,总5,1983
139.邹明德.鸦片战争前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近代史研究,1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