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道德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该观点也不予认同。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家拥有的货币财富,而是其获得信贷的能力,而这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和声誉,即信用。此外,从全球的视角审视,资本主义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同样充满了血腥,发动侵略战争,掠夺殖民地,贩卖鸦片,可以说无恶不作。因而,马克思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对其进行改良,要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

道德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古典经济学家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论证,工人得到仅能维持基本生活资料的报酬是合理的。因为按马尔萨斯的说法,即使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工人工资上涨,也很快会因人口规模的增加使工资降低。也就是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基金学说,即工资率=工资基金/劳动力人数。即使工资基金增加,但随着劳动力人数的增加,仍会使工资保持不变,甚至更低。

马克思对该理论并不认同。马克思认为,工人之所以得到微薄的工资,是由于失业常备军的存在。每当工资增加、资本的利润减少时,资本家就会发明新技术、新机器。而新机器的使用,会减少雇用人数,使失业人数增加,限制工资的提高。因而,工人的低工资并不是客观规律所致,而是因为工人不掌握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了剩余价值所致。

商品售出的价格一般会大于投入的成本,这个差额称为剩余。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价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而资本可以看作是储藏起来的劳动,这就是所谓的劳动价值论。但李嘉图没有回答为什么工人与资本家一样,都投入了劳动,区别只是现在付出的劳动和储藏起来的过去的劳动,而该剩余或说利润只能由储藏起来的劳动分享。马克思基本上接受了劳动价值论。但是他也认为,资本家是按每个工人个别的劳动分别给付工资,而工人是在劳动场所进行集体协作劳动的,这种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劳动比工人单独工作时的效率高,可以产出更多的附加值。而资本家将这种由于分工协作产生的剩余占为己有,这就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6]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改变无产阶级低下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途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所谓的社会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一种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工程,工人要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应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来实现,不必通过革命来实现。[7]这其实呼应了一些认同资本主义的学者的看法,他们认为,其实所有参与生产的要素都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而分得的多少,取决于你的投入。即使你是一个打工者,如果你将本来用于近期消费的金钱,投入到教育,自我提升,即把用于近期消费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用来投资自己,在生产过程中会得到更高的报酬作为投资回报。(www.daowen.com)

马克思对该观点也不予认同。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家拥有的货币财富,而是其获得信贷的能力,而这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和声誉,即信用。这就使道德一方面成为“货币存在于其中的物质”,而另一方面又成为可以抵押和买卖的物品。[8]资本家之所以拥有资本,很大程度上是其掌握了信用机制,而无产阶级因为没有抵押品和过往的信贷经历,没有贷款的能力,只能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此外,从全球的视角审视,资本主义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同样充满了血腥,发动侵略战争,掠夺殖民地,贩卖鸦片,可以说无恶不作。所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血腥,这是有事实根据的。

因而,马克思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对其进行改良,要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