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健全协调机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

健全协调机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确保了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有效提升了盐池县政府的行动能力、工作效率及治理效率。盐池县的一系列民族团结工作和措施,不但充分诠释了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盐池县部分民族地区的发展。

健全协调机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

脱贫攻坚战只能打好打赢,必须严格落实责任,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盐池县委县政府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地制宜,真抓实干,举全县之力,勠力同心打好脱贫攻坚战。盐池县完善县委统揽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出台脱贫富民《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和《督查工作办法》,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县委常委会每两个月听取一次扶贫开发专题汇报,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促评会,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县委主要负责人总抓,4套班子主要负责人分片包抓,人大、政协7名分管负责人专项督查的“1+4+7”工作机制;县级负责人每人包抓一个乡镇、部门负责人和科级干部每人包抓一个村、一般干部每人包抓3—5个建档立卡户的“大包干”责任制。形成三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的大扶贫格局。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确保了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有效提升了盐池县政府的行动能力、工作效率及治理效率。

在大扶贫格局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和方法逐渐转变,通过“零遗漏、零距离”确保各项扶贫措施不打折扣,全面高效落实。一是帮扶“零遗漏”。班子成员包片,第一书记和乡干部包村定户、村干部包组定户、帮扶责任人包户,建立层层责任链,紧盯工作落实,确保对贫困户帮扶“零遗漏”和帮扶责任“零遗漏”的落实。二是沟通“零距离”。全体乡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到所包村办公,实现对贫困户的“零距离”交流与帮扶。利用互联网,实现即时通知工作安排,及时通报工作进度,第一书记定期通过微信群向乡党委汇报危窑危房改造数量、为群众增收等情况,实现“零距离”工作交流。领导带头、层层跟进、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抓紧、抓实、抓好和政府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案例:古峰庄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赌博村、贫困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500元。老支书张玉东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村子的现状,不能再“丢人”了。在村委一班人的合计下,初步确立了“围绕生态环境,抓基础设施建设,以种草养殖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发展思路。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挖沟渠,建水浇地,修建公路,改造农电线路,兴修养殖暖棚、沼气池等,村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同时,村委会一班人不等不靠,率先将农行惠农卡、小额信贷+互助资金、评星授信等金融扶贫试点项目引入,使村民户均贷款从3000元增加到10万元,互助资金放大了10倍。2014年,古峰庄村利用村互助资金撬动小额信贷459万元,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截至2017年,全村涌现出十几个致富小老板,每年稳定输出劳务200余人次,创收300多万元。(www.daowen.com)

案例:曾记畔村通过党支部引领促进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贷款从2010年的428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4827.5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0年的2400元增长到2017年的8258元,全村羊只饲养量从2010年的4000只增长到2016年的1.3万只,村集体收入从2010年的零收入增长到2016年的18.6万元,农业机械数量从2010年的23辆增长到2016年的178辆,村级互助资金从2006年的20万元增长到2017年5月的800万元,全村贫困户从2010年385户减少到2017年的19户。

盐池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坚持帮扶济困不落一人的原则,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生活改善、宗教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倡导全社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在盐池县的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开设民族团结相关的教育课程;在各大社区持续性开展保护、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避免因各族群众风俗不同所引发的不和谐事件的出现。盐池县的一系列民族团结工作和措施,不但充分诠释了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盐池县部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收到的各种反馈中可以发现,盐池县真正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真诚拥护,促进了民族团结,凝聚了强大发展合力,调动了各民族共同建设美丽盐池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