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泰国大米需求关系探究介绍

泰国大米需求关系探究介绍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9泰国大米总需求变化续表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粮食监测年度数据。在需求方面,三要素本身变化和互动关系的相互运动,使泰国大米需求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过程。2000年度到2016年度泰国大米需求关系变化详见表4-20。从三要素关系来看,泰国国内消费需求是其大米需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国内大米消费数量决定了需求总量的主体,其变化决定了总需求变化的基本方向。

泰国大米需求关系探究介绍

如同总供给有着深刻的变化一样,泰国大米需求量与需求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泰国大米需求市场和全球大米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映。这种变化不仅是量的增减变化,更重要的是需求结构和需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泰国大米总需求变化详见表4-19。

表4-19 泰国大米总需求变化

续表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粮食监测年度数据。

(1)库存需求。从需求角度看,当期年度的期末库存量被视为需求表现,是需求转变为消费在当期“剩余”的需求和滞后一期的潜在需求能力的表现。2000年度到2016年度,总体来看,泰国大米期末库存量从340万吨增加到840万吨,年均库存量783万吨。类似于前面给出的总供给数据变化一样,期末库存需求经历了一个前期轻微增加和后期大幅度增长的变化过程,年度间波动较大,初期为最低期末库存量,2013年度最高达到1955万吨。从年度变化来看,期间有7年下降,9年增加。(www.daowen.com)

(2)国内消费需求变化。泰国国内大米用量(即消费需求)指国内大米使用量之和,包括食用、饲用、加工等用途的国内使用量,是印度大米总需求的主项,是需求三要素的关键要素,也是大米需求最主要的用途。2000年度到2016年度,泰国大米国内消费量从1007万吨增加到1363万吨,增长35.35%,年平均递增率1.91%。综观这一时期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泰国国内大米消费需求增长比较明显,年度间波动不大,期间有5个年度为负增长,11个年度为正增长。

(3)出口需求。大米出口是出口国家在大米使用方所表现的一种方式,因此,将出口视为国家的需求。泰国大米出口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是国家稻米产业迅速发展的表现,也是巩固世界大米出口传统大国的重要表现。综观2000年度到2016年度泰国大米出口量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泰国大米出口经历了总体向上、平台式上升的增长过程,年度出口量已经达到1000万吨的能力。近期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但年度间波动较大,世界头号出口大国的地位并不稳固。从年平均出口量来看,2016年度比2000年度出口增长37.68%,年递增率2.02%,年均出口量863万吨,目前仍然稳定在世界前三的位置。

(4)需求关系变化。在需求(即库存量、国内消费和出口量)方面,三要素本身变化和互动关系的相互运动,使泰国大米需求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过程。2000年度到2016年度泰国大米需求关系变化详见表4-20。

表4-20 泰国大米需求关系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粮食监测年度数据。

从三要素关系来看,泰国国内消费需求是其大米需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国内大米消费数量决定了需求总量的主体,其变化决定了总需求变化的基本方向。期末库存量是一国的基础变量,也是泰国大米需求总体的基础力量,期末库存量的多少,决定了泰国国家内部供给的调剂能力和对外部依赖性的大小。出口量是总需求的必要补充,是泰国大米需求的重要变化,也是需求经济性的必要体现。2000年度到2016年度,泰国大米需求三要素的结构关系表明,国内消费占比已由2002年度最高的50.74%下降到最低年度2013年度的33.27%,经历了逐年下降的变化过程;库存需求由2004年度的最低占比12.52%,到2012年度上升到最高的47.13%,2016年度下降到26.64%,总体上表现为库存需求阶段性较大变动的特征;出口占比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升—降—升”的变化过程,2016年度为30.13%,泰国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大米出口大国,虽然年度间有波动,但出口占比一直是国家大米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