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和指导原则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和指导原则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就是参考数据架构的原则,在理解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之后,在需求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最佳实践进行目标数据架构的规划,如图3-2所示。图3-2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在数据架构规划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抗抵赖性。灵活性原则数据架构要充分考虑灵活性,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以适应业务的变更。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和指导原则

在第2章中,我们了解了数据架构现状分析的方法,那么如何与需求结合起来,并且对目标数据架构进行规划呢?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就是参考数据架构的原则,在理解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之后,在需求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最佳实践进行目标数据架构的规划,如图3-2所示。

978-7-111-50289-0-Chapter03-2.jpg

图3-2 数据架构的工作方法

在数据架构规划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抗抵赖性。

(1)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在数据处理中保密,传输及存储中加密。

(2)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3)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在处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校验完整性。

(4)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在传输和处理前识别数据的真实性。

(5)抗抵赖性

抗抵赖性是指传输和处理中保证不可否认性。(www.daowen.com)

因为数据架构和系统程序设计上本身就有妥协的成分,例如为了某种优化,是放在整体架构上去解决还是从程序上去调整和完善呢?

这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去考虑,因此,需要一个策略和标准去指导什么问题需要在架构上考虑,什么问题需要在系统详细设计上考虑。以下是数据架构的指导原则。

(1)灵活性原则

数据架构要充分考虑灵活性,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以适应业务的变更。

(2)高效性原则

保证数据校验、加载、迁移、加工的高效性,支持产品的快速生成。

(3)可扩展性原则

数据架构需要考虑未来的可扩展性,当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尽量减少对数据架构的变更。

(4)数据共享原则

提高数据公共加工的功能,保证相同指标加工的唯一性,最大程度地共享公共加工的结果。

(5)数据可用性原则

对数据的采集应该满足业务的需求。

(6)数据安全性原则

数据按照非功能性属性制定不同的安全级别,并区分敏感数据和非敏感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