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据标准概况简介

数据标准概况简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大多数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的,在数据共享过程中,保证数据一致性是最大的困难,数据标准体系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救命稻草”。数据标准是一套完整的数据规范,是数据在使用和交换过程中,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规范,它主要包括数据分类、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的详细定义。政策、原则主要包含数据标准的战略。

数据标准概况简介

一、数据标准的定义

在多数企业和商业银行中,几乎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或者企业的运营效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新技术,突出自身特点,从而吸引客户,同时建立有效的数据治理机制,利用已经积累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因为大多数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的,在数据共享过程中,保证数据一致性是最大的困难,数据标准体系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救命稻草”。数据标准体系为企业或者商业银行的数据整合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具体来说,数据标准体系为企业建立了标准的数据定义和口径,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能性。

那么,什么是数据标准呢?

数据标准是一套完整的数据规范,是数据在使用和交换过程中,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规范,它主要包括数据分类、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的详细定义。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中基本的业务和技术层面的保障。

数据标准有利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它是数据治理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通过数据标准体系的制定,有利于提升数据管理的水平,保证数据质量的提高,同时确保核心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标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数据标准分类的划分

如果按照数据的使用范围,来源以及业务逻辑划分,可以将数据标准划分成基础类的数据标准和公共类的数据标准。其中基础类的数据是通过各种业务处理产生的基础数据,例如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和各种账户信息等内容。公共类的数据是在基础类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汇总的数据。

(2)建立数据标准的基本框架

一般来说,基础类的数据标准是标准定义的重点,可以参考行业内先进的经验和数据模型。例如,可以将基础类的数据标准划分为:客户、产品、渠道、交易和活动,如图6-5所示。

1)客户。

通过梳理客户相关的业务流程,获取关于客户的核心数据项。包括数据项的组成、分类、业务描述和技术描述等内容。

2)产品。

通过对产品的标准定义和分类,提供统一的产品定义和产品代码等内容。

3)渠道。

通过对渠道的分类,确定渠道主要的信息子类以及该信息子类包含的数据项和定义等内容。

4)交易。

978-7-111-50289-0-Chapter06-5.jpg

图6-5 数据标准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交易的分类,确定交易核心的信息项及其属性。

5)活动。

根据活动的流程,定义活动主题的信息项、业务描述和技术描述等内容。例如,营销计划、营销方式、营销内容等信息项的组成。

二、数据标准的分类和应用价值

1.数据标准的整体分类

从整体上来说,数据标准可以分为业务数据标准和技术数据标准。

(1)业务数据标准

业务数据标准是从业务层面上对数据的统一解释和要求,包括重要数据项的业务含义和该数据项在处理、加工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业务规则等内容。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数据标准又可以分成基础类数据标准和分析类数据标准。其中基础类数据是企业或者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中产生的基础数据,同时按照数据所属的业务主题,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主题,例如客户、产品、协议和交易等。对于分析类数据来说,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基础类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分析规则进一步加工而成的。

(2)技术数据标准

技术数据标准是从技术实现层面上对数据的统一规范和定义,包括字段长度、数据格式和数据默认值等内容。

从技术角度来说,数据标准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标准和非结构化数据标准。

2.数据标准的价值(www.daowen.com)

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图6-15所示。

(1)数据标准对于业务部门的价值

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对数据标准的定义,梳理业务需求与流程,通过数据标准确定业务需求蓝本,通过数据标准规范业务分析。

(2)数据标准对于技术部门的价值

对于技术部门来说,在系统设计中可以直接使用数据标准,在开发中直接应用数据标准的映射信息,还可以根据系统建设需求提出对数据标准的修正要求。

数据标准的目的就是在系统内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同时能够为外围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数据标准可以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共享,从而提高整体的业务运营效率和IT实施能力。

三、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1.体系框架

数据标准的体系框架可以包括:文化和战略,数据标准内容,数据标准制度和流程,数据标准的组织和角色,数据标准工具。

(1)文化和战略

文化和战略包括数据标准的政策、原则、沟通和协作、宣传等几个方面。政策、原则主要包含数据标准的战略。沟通和协作主要包含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宣传主要包含数据标准的推广和培训计划等内容。

(2)数据标准内容

数据标准内容包括基础数据标准、公共数据标准。其中基础数据标准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包含客户数据标准、产品数据标准、交易数据标准、营销数据标准等内容。

(3)数据标准制度和流程

数据标准制度和流程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其中管理制度可以包含数据标准管理制度、数据标准化平台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可以包含数据标准的新建流程、变更流程、复审流程和考核流程。

(4)数据标准的组织和角色

数据标准的组织和角色主要包含管理组织和核心角色。其中管理组织包括信息技术委员会、数据治理工作组。核心角色包括数据标准决策者、数据标准管理者、数据标准业务专家、数据标准使用者。

(5)数据标准工具

数据标准工具主要包括标准管理工具和标准知识库。其中标准管理工具包括标准主题管理、业务标准管理功能、技术标准管理功能和标准代码管理。标准知识库包括外部监管和行业最佳实践,以及行业最佳标准化案例。

数据标准的体系框架如图6-6所示。

数据标准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数据标准设计、管理和应用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统一全企业核心的业务定义和技术定义,从而提升企业的业务规范性、业务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数据的质量。同时,用户可以参考制定数据标准的依据并了解数据标准的功能。

2.制定数据标准的依据

1)数据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外部的标准,例如一些国际、国内的公共标准。

2)数据标准的制定应该参考系统的数据字典和公共代码。

3)数据标准的制定应该参考业务制度和一些管理条例等。

4)数据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先进的行业经验。

978-7-111-50289-0-Chapter06-6.jpg

图6-6 数据标准的体系框架

3.数据标准的功能

1)为外部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

2)指导跨系统的数据整合和模型设计。

3)有效推动跨部门数据的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