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规划概况与主要内容简介

规划概况与主要内容简介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规划水资源论证对象为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属于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中的工业园区规划。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乐陵市东南部、马颊河南侧,规划控制区,即建设用地面积为13.5 km2。园区内新规划的项目主要由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制造、再生资源四大产业集群组成。公用辅助一体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

规划概况与主要内容简介

本次规划水资源论证对象为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属于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中的工业园区规划。

(一)工业园区位置和规划范围

乐陵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北临天津滨海新区,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接合部,北京、天津、济南经济动脉的中心位置,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主要进京门户,素有“齐燕要塞”“鲁冀枢纽”之称。2006年,被列为鲁北沿海开发城市。

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乐陵市东南部、马颊河南侧,规划控制区,即建设用地面积为13.5 km2

(二)工业园区规划时段

结合《黄河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本规划基准点为2015年。根据项目之间上下游关系,考虑产品市场开拓、项目搬迁顺序、项目建设周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规划时段为2015—2030年,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三)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及功能分区

1.产业定位

项目区成立以来,乐陵市委、市政府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和招商重点,确立了“化工项目区”的发展定位。工业园区将主导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生物制造及再生资源产业等。

园区内新规划的项目主要由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制造、再生资源四大产业集群组成。

2.功能分区

园区内的规划道路基本为方格网状,有利于形成“成熟一块,开发一块,见效一块”的规划结构。工业园区主要规划四大产业区:石油化工产业区、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区、生物制造产业区、再生资源产业区。工业园中心区域,国泰路以南、德滨高速以北为石油化工产业用地,规划面积300.85 hm2;工业园区西北方向,兰波路以南、国泰路以北为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用地,规划面积206.20 hm2;工业园区最北端,烟波路以南、兰波路以北为生物制造产业用地,规划面积149.00 hm2;工业园南侧德滨高速以南规划为再生资源产业用地,规划面积388.75 hm2

工业园区西南角计划建设仓储物流区,作为园区物资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的场所。

(四)规划目标和指标

本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远近结合,灵活调整”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旨,充分依托乐陵市重点企业的产业基础,发挥技术、人才等各项优势,发展有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集群,全面提高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化工产业的结构水平、产值规模和产品档次。

根据化工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条件要求,乐陵化工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依托周边地区的原材料,在全国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谋得发展空间和寻找投资机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及石化深加工产业。(www.daowen.com)

预计到2020年,根据化工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条件要求,乐陵化工产业的发展可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依托周边地区的原材料,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及石化深加工、医药健康产业。

到2030年,乐陵市可结合现有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加大生物制造、石油化工等工业产品量,选择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高新生物材料和专用化学品。

(五)规划产业布局

园区规划用地分为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其中,工业用地占最大比重。

(六)工业园区建设开发时序和产业发展理念

1.建设开发时序

近期开发(2015—2020年):在现状开发基础上,基本完成道路建设、绿化建设及公用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区内村庄搬迁工作,逐步健全各配套设施。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向南向北推进。

远期开发(2021—2030年):将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剩余用地,主要为工业园区东南部的再生资源产业用地以及南部的绿化用地。

2.产业发展理念

园区产业发展应引入世界先进大型循环工业园区的五个“一体化”理念,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

(1)产品项目一体化:碳三、碳四等上游产品与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链,实现相互有机衔接。各企业在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互供、互联和共享。

(2)公用辅助一体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

(3)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区内与各生产装置连成一体的专用输送管网以及储运和铁路及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将区域内的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

(4)环境保护一体化: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通过对废水和废弃物的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使园区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5)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业主提供政府“一门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属性、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化工区都能得到全面、优质的“一条龙”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