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浙江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浙江主动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着力为长江经济带“画龙点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舟山去年建成的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是国内第一艘针对特定海域、特定航线、特定船型的江海联运直达船。一系列举措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打下了基础。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中转节点,宁波舟山港近年来一直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无水港”建设布局和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合资合作,带动港口与沿江腹地联动发展。

浙江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安徽马鞍山,2018年4月9日15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满载着2万吨铁矿砂的中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联运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靠泊安徽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完成首航。

这一刻,舟山人等了许久。“江海直达船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解决江海联运瓶颈、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效率关键工具。”舟山市港航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连接长江,走向大洋,浙江在融入长江经济带中下好先手棋。近年来,浙江主动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着力为长江经济带“画龙点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浙江,处在中国海岸线的黄金中点位置,具备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这使浙江在长江经济带的陆海联动、江海联运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把长江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的国际海运结合起来。舟山去年建成的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是国内第一艘针对特定海域、特定航线、特定船型的江海联运直达船。一系列举措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打下了基础。

“不要忘记了,浙江还有一个宁波舟山港,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达10亿吨的大港。”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长江沿线省市所需的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宁波舟山港转运。

长江经济带上,点缀着许多并不靠海靠江却是重要商品物流基地、辐射四海连通内外的“无水港”,如义乌。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中转节点,宁波舟山港近年来一直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无水港”建设布局和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合资合作,带动港口与沿江腹地联动发展。

有形的铁路和无形的海关便利政策相互配合,让宁波舟山港的腹地深入到了内陆,已覆盖全国14个省、35个市。

浙江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的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无不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密切相关。(www.daowen.com)

浙江省发改委印发的《2018年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要点》强调,要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推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重点,立足长三角、面向全流域,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大湾区处在中国沿海和长江经济带这个T字型的黄金交汇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同时极具优势,发展空间巨大,发展机遇难得。

根据已编制完成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浙江省在大湾区建设交通方面谋划的重点是,构建“两个三角形”高速、高铁双回路,实现杭州湾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

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编制发布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加快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浙江省实施方案,加强长三角空气、水污染联防联治,持续实施新安江流域跨省补偿机制。

事实上,从“五水共治”到治土治气,浙江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走在前列。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仍然是首要原则。

2016年发布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生态屏障共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近年来,浙江省在长江口海域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长江支线航道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长三角空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持续发力。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提速建设“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