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口与耕地:苏州历史变迁与未来挑战

人口与耕地:苏州历史变迁与未来挑战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历史上,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稠密,土地相对不足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州人均占地面积要小于全省平均数。苏州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挤压下,耕地和粮食进一步减少的潜在压力较大。苏州地区人口多、耕地少,农业收入总量不能满足需要。

人口与耕地:苏州历史变迁与未来挑战

(一)人口的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苏州人口持续增长,1952年苏州地区总人口为352.3万人,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苏州全市常住人口则已达到530.2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苏州人口为561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苏州人口为578.2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苏州人口为1045.99万。2011年以来,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婚育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苏州人口增长缓慢,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074.99万人。

近30年来,苏州市人口增速快速增加,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为特大城市。1982—1990年全市人口增速缓慢,年均增长率仅为0.85%,市区人口增加较快,年均增长率为2.03%;1990—2000年,全市人口依然表现为低速缓慢增长,年均仅为0.68%,但市区人口增速达到年均4.3%;2000—2010年这10年间,苏州全市人口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4.42%,市区人口由于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吴县市并入市区,表现为市区人口跳跃性增长,年均增速为13.34%。从整体上看,1982—2010年近30年里,苏州市人口增长量为519万,年均增长率为2.48%,为中速增长,市区增长332万,但市区增长率年均达到6.22%。即使不考虑行政区划调整因素,市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全市人口增速。除了行政区划原因外,苏州市经济快速增长是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

历史上,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稠密,土地相对不足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州人均占地面积要小于全省平均数。自1976年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耕地进入了急剧递减阶段,人地矛盾日益严重。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1980年的44.09%下降到2011年的26.21%。1980—2011年间,苏州的耕地从374.29千公顷降至222.50千公顷,减少151.79千公顷,减少40.55%,年均减少1.7%。从粮食播种面积来看,播种面积锐减的程度更为严重,1980年苏州粮食播种面积600.83千公顷,到2019年时下降到118.86千公顷,下降80.22%,年均减少4.1%(见图4-1)。苏州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挤压下,耕地和粮食进一步减少的潜在压力较大。目前苏州的人均耕地以2019年722.6万户籍人口计算,仅0.33亩,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最低人均0.8亩的国际警戒线。

(www.daowen.com)

图4-1 苏州市1949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1949—2019)单位:千公顷

(三)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

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业依靠精耕细作,加大科技投入,粮食单产稳步上升。20世纪50年代粮食10年平均单产为2327.5公斤/公顷;60年代粮食10年平均单产为3613公斤/公顷;70年代,苏州粮食单产波动较大,10年平均单产为4044公斤/公顷。1980—1985年,苏州粮食单产6年平均为4580.2公斤/公顷。1986—1989年4年间,粮食平均单产为5565公斤/公顷,比前6年粮食平均单产又有提高,增长率达21.5%。90年代以来,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投入,使苏州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1996年达6893.58公斤/公顷,2000年为6749.89公斤/公顷。

由于耕地流失,复种指数下降,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致使粮食总量年际增幅较小。197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644.56千公顷,而1995年为393.73千公顷,平均每年递减率为2%。与此相对应,1971年粮食总量为258.14万吨,1995年为265.67万吨。1971—1995年间,粮食总量最高的年份是1979年,为313.98万吨,其次是1984年,为310.14万吨;可以说,24年间粮食总量几乎没有增长。但是,1971—1995年间,人口持续增长,由此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呈波动状态。70年代人均粮食占有量曾在500公斤以上,而1994—200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411公斤左右。从苏州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看,苏州粮食生产在逐渐滑坡。60年代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粮率为25%;至70年代,区内所生产的粮食只能维持区内供需平衡;而至80年代,区内粮食供给出现缺口,有的城市已动用少量库存或购进饲料粮。90年代初至今,尽管粮食单产大幅增长,但耕地递减幅度较大,粮食总量增长不大,目前,苏州商品粮率已很难恢复到60年代的水平。

苏州地区人口多、耕地少,农业收入总量不能满足需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密集优势,发展商品性家庭工副业和经济作物,以补农业收入之不足,就成为苏州地区农民的必然选择。自明代以来,这里就成为全国蚕丝、丝织品、棉布的主要产地之一,棉花的种植亦极普遍。农业与发达的家庭工副业密切结合,是明清以来苏州农村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此外,在缺乏其他就业门路的情况下,努力发展家庭手工业和其他副业,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剩余劳动力,为家庭增加收入,也自然成为当地农民的一种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