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的共融协同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从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来看,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已开始积极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的点上联动或协同。因此,结合各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方位分析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凌 燕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 要: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意识相近,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基本特点。文化的共融协同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本文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大都市圈面临着文化协同共识性有待加强、“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及广度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达成文化战略共识、突出文化强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重塑区域文化品牌的思路,提出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整体保护与活化遗产群、共建江南韵味的镇村联盟、构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联合策划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开展大都市圈文化人才互通等基本策略。(www.daowen.com)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一体化

2019年12月,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这标志着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步入了战略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是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因此,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合作机制,不仅是贯彻落实这个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更是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创新实践。从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来看,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已开始积极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的点上联动或协同。如嘉兴、苏州吴江区、上海青浦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文化生态湖区,建设高标准建设水乡客厅,实现内河航运领域文化休闲旅游的无缝对接;南通贯彻落实“南通:上海下一站”扩大旅游品牌效应,加快提升南通大城市文化建设;舟山提出“接轨上海、打造独具风情的最美海岛”,推动群岛的全域发展。政府部门之间也逐步形成工作对接机制,如上海、苏州、南通、嘉兴、湖州等地民政部门开展地市级合作等。因此,结合各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方位分析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