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调查分类: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方式

调查分类: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方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目前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统计资料绝大部分是依靠统计报表取得的。(二)专门调查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具有非全面调查的主要特点。典型调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调查。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有时比全面调查更高。

调查分类: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方式

(一)统计报表

根据统计法规的规定,按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部署,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是我国搜集资料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我国目前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统计资料绝大部分是依靠统计报表取得的。统计报表有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二)专门调查

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如为了解一定时点状态上的资料而组织的人口普查多属一次性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1.普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普查是适合于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用于搜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目的是掌握客观现象总体的基本面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普查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普查是不连续的定期调查。

第二,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能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统计资料。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的依据。

第四,普查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现象。

2.重点调查(www.daowen.com)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其中重点单位是指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即尽管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少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通过对这些单位的调查就能够从数量上反映整个总体在该标志总量方面的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具有非全面调查的主要特点。重点调查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查目的只是为了了解事物总体的基本情况,不宜推断总体情况。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差异很大,多数单位该标志值很小,有少数单位该标志值很大,这些单位对总体的基本情况有代表性,况且这些单位一般统计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容易取得可靠的原始资料,调查效果好,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但它不可能完整地反映现象总量,不具备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第二,重点单位是依据客观存在的标准而确定的,选择的是某一标志的重点单位。某一标志是随着人们研究目的、任务的不同而进行的选择,这一标志的有关数值是客观存在的,需要通过了解,进行计算比较确定出重点单位。重点单位的选择应着眼于研究现象的某一标志总量的比重。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典型调查除了具有非全面调查所具有的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调查内容多等特点外,其本身的特点还表现在:首先,典型单位的确定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认识。典型调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进行调查。但由于典型调查面对社会经济现象复杂的客观事实和统计调查资料准确的主观期望,要求调查者对现象总体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根据调查的目的去发现能反映总体单位一般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而这些一般水平的代表性,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和确定,所以典型单位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认识。其次,典型调查可以对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深层次的调查,收集点上的数字资料和生动具体的“活”情况,分析研究,以认识总体的情况。再次,通过划类选典式的典型调查,对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可以从数量上了解总体的有关总量资料。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经济性。这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最显著优点。

第二,时效性强。抽样调查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适应面广。抽样调查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调查。

第四,准确性高。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有时比全面调查更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