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持续多路径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

持续多路径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2月,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等16国参加的第17轮RCEP谈判在日本神户市举行,这是对自由贸易持反对态度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首次召开的区域性贸易谈判会议。在TPP搁浅的情况下,RCEP的贸易规则有可能成为“亚洲标准”。日本为促进日企更好地在区域内开展经济活动,将TPP的协定内容作为RCEP谈判的坐标,希望实现更高层级的自由化。其次,RCEP各方在货物贸易领域的立场仍有差异。

持续多路径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

(一)积极推进RCEP谈判

RCEP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支点和日本FTA战略的关键拼图。2016年底,安倍在国会上表示,如果TPP失败,将把重点转向RCEP。2017年2月,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等16国参加的第17轮RCEP谈判在日本神户市举行,这是对自由贸易持反对态度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首次召开的区域性贸易谈判会议。在TPP搁浅的情况下,RCEP的贸易规则有可能成为“亚洲标准”。日本为促进日企更好地在区域内开展经济活动,将TPP的协定内容作为RCEP谈判的坐标,希望实现更高层级的自由化。

首先,从谈判整体情况来看,谈判方立场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以原TPP参加国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重视高质量的协定规则。第二类是印度等国。在美国走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出现了空白,这些国家想抓住这个机遇,掌握主导权。与协定内容相比,它们更加看重尽早达成协定的意义。第三类是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认为高水平的自由化会危及本国产业,希望其他国家提供高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经济合作。

其次,RCEP各方在货物贸易领域的立场仍有差异。中国和印度希望培育本国制造业,在对广泛品种取消关税这一点上持消极态度。而日本为保护国内农业,对一些农产品品类的关税则一直持不让步态度。

第三,RCEP各方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立场也存在差异。印度希望各国能对IT行业人才灵活流动开放市场,但东盟各国则持慎重态度。目前,以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为代表的第三集团的态度越来越关键。基于第三集团的需求,日本建议在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这些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援助,以此在谈判中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日本十分警惕对市场开放持积极态度的中国掌握主导权。(www.daowen.com)

(二)极力推动没有美国参与的TPP

2017年5月,日本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TPP代表会议中,为推进的除美国外11国参与的TPP尽早生效,主张对包括美国在内的12个国家达成一致的协定内容仅做最小限度的修改,推动使用“议定书形式”,参考GATT的启动方式,以有意参加的国家缔结不同于TPP的议定书的形式来降低启动难度。虽然“议定书形式”手续简单,但可能出现存在不满的国家退出、参加国减少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日本期待促成贸易自由化水平较高的TPP。日本政府内也有人认为,TPP应采取在促成与能获得理解的国家间以“议定书形式”暂时生效后,再扩大对象国范围的新协定形式。

(三)中日韩FTA谈判依然是坎坷的中长跑

2017年6月28日,中日韩FTA第10轮谈判在韩国首尔闭幕。在关税领域,日本和韩国要求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而中国则更加关注国内产业保护,对于关税减免相对谨慎。三国就协定范围领域达成一致,将金融服务、电信自然人移动等5个议题升级为分工作组,并决定从下轮谈判开始,就重要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壁垒情况进行信息交流。这意味着,中日韩FTA进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和人员交流谈判的“深水区”,以后的谈判也许面临着更为直接的利益碰撞和争吵,但三国FTA谈判将步入实质阶段。中日韩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无论经济和贸易总量,还是贸易活跃度,都处于全球前列,但是三方的贸易依存度不足20%。相比之下,欧盟市场的贸易依存度超过60%,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接近50%。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表明,统一市场有助于提升单个经济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1+1大于2的市场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