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及限制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及限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这个思想,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是长期汇率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但是,购买力学说也有重大的缺陷,对即期的现实汇率解释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粗糙的、不准确的汇率理论,不能说是汇率决定的科学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及限制

购买力平价说,抓住了货币不过是购买力这一要害。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其对外价值的基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这个思想,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是长期汇率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

但是,购买力学说也有重大的缺陷,对即期的现实汇率解释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因为,第一,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而仅着眼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作用。但事实是,资本流动对汇率有显著的、无法忽视的影响。

第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条件之一,是各国的商品结构完全相同。其内核,不过是巨无霸指数的翻版。如果世界上只生产一个巨无霸(当然也没有资本流动),则因为各国的巨无霸没有差异,或者说,是可以贸易的,购买力平价、一价律,当然都是正确的。但国际贸易或者两国间的贸易,涉及的产品千千万万,有些商品可以贸易,有些商品不可贸易(non-tradable),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的决定基础不可能一样。

特别是劳务,是不可贸易的。比如在美国从事理发劳务,与在中国从事理发劳务,就不是同一个理发,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同,因此是不可贸易的。一价律的基础——同种商品,就不满足了。(www.daowen.com)

第三,技术进步,可能造成价格水平下降(甚至通货紧缩),相对价格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不见得货币购买力就发生了变化,因此用价格水平的变动,作为汇率变动的基础,是不准确的。

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粗糙的、不准确的汇率理论,不能说是汇率决定的科学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