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吉林省制造业结构供需失衡问题分析

吉林省制造业结构供需失衡问题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吉林省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在全部工业当中的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知识经济与创新能力建设,也不利于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高耗能产业占全部制造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速度远高于高技术行业占全部制造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上升速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之间出现了相对的速度差距,导致当前吉林省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出现内部结构性的不均衡。

吉林省制造业结构供需失衡问题分析

1.制造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条高端化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目前,吉林省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内部结构性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从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分析,高耗能产业在工业当中的比重下降速度过快,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当中的比重上升速度过慢,其他的替代产业难以有效填补增长空白。见表2-1,2004—2016年吉林省高耗能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占制造业比重。目前,吉林省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在全部工业当中的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知识经济与创新能力建设,也不利于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2016年,吉林省医药、电子信息、仪器设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67.8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8.82%。从纵向对比分析,吉林省高技术行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及在全部规上企业的比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缓慢,从2004年到2016年,吉林省高技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上企业主营业务的比重年均增长仅为0.37%。相比较而言,由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黑色金属加工及有色金属加工等高耗能产业,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41.82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8.96%。近年来随着吉林省对煤炭、钢铁等产业实施去产能,高耗能产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呈现出较快的降低趋势。2004年,吉林省高耗能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制造业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3.55%,到2016年已经下降到21.58%,年均下降近1%。高耗能产业占全部制造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速度远高于高技术行业占全部制造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上升速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之间出现了相对的速度差距,导致当前吉林省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出现内部结构性的不均衡。

表2-1 2004—2016年吉林省高耗能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占制造业比重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吉林统计年鉴》及《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2.组织结构不平衡

目前,吉林省实体经济产业的组织形式按经济性质分主要包含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及集体企业等组织形式。以工业为例,2016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31.1%,民营工业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30.4%,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8.7%。民营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吉林省规上国有工业企业仅以370家的数量就占有全部工业产值的31.1%,而2990家民营规上工业企业仅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0.4%。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仍是创造工业总产值的重要力量。2016年,在吉的中央所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97.56%,这充分说明,目前,吉林省产业组织结构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营工业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但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还是在行业当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www.daowen.com)

产业组织结构不平衡还表现在吉林省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具有高质量的优质企业数量少,更缺乏能在全国制造业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或者掌控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2016年,吉林省在全国500强企业当中仅有一汽集团、吉林亚泰和欧亚集团等3个企业入围。相比较而言,2016年,辽宁省由8个企业入围全国500强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上要远超过吉林亚泰集团和欧亚集团,并且有5家制造业相关企业,吉林省仅有一家制造业相关企业。到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当中,吉林省仅有一汽集团和吉林亚泰集团上榜,其中,一汽集团排名第32位,亚泰集团排名第405位。相比较而言,辽宁省有9家企业入围全国500强企业,有5家企业排在前200位,其中大商集团排名第66位,大连万达集团排名第89位,华晨汽车排名第94位,鞍钢集团排名第102位,本钢集团排名188位。吉林省缺乏高质量和优质企业集团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3.外贸结构不平衡

吉林省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反映到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之中。吉林省虽然不属于外贸大省,也不属于商品出口大省,但是对外贸易对吉林省实体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见表2-2,2016年东北三省海关主要出口前五位商品。2016年,吉林省出口商品排在前五位的以木材服装等轻工产品及医药产品和农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较低。与辽宁省、黑龙江省相比较,2016年,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当中,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制造业产品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的机电产品也排在所有出口商品中的第一位。吉林省实体经济在对外贸易方面,与辽宁省、黑龙江省相比,无论在出口商品结构、效益、数量、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外贸不平衡也成为制约吉林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表2-2 2016年东北三省海关主要出口前五位商品

(数据来源:根据《吉林统计年鉴2017》《辽宁统计年鉴2017》《黑龙江统计年鉴2017》中的数据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