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要素与成功转型

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要素与成功转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企业的知识库为基准,运营数据发生突变之时,便是上一轮SAS循环结束、新一轮模型循环开启之时。图3.4商业模式工具表意识到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是战略管理模型的核心要素,能够帮助企业平滑地成功转型。

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要素与成功转型

1.数据

数据是智慧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内部流动的生命之源,是模型外部最重要的推动引擎。

战略管理的SAS便始终处于循环运转之中,模型的输出与输入相连接,自我学习的过程沉淀出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知识。可见,战略管理模型内部是一个从数据转化为知识的运转。而在模型外部,数据这把引擎便是控制运转速度的利器。企业何时进入下一次SAS循环、下一次循环可以持续多久,都依赖于的数据。

引擎数据有两类,一类是运营数据。企业必须意识到,智慧企业的战略与运营是息息相关的。在战略管理模型内部,运营数据是战略分析的输入,在模型外部,运营数据便是推动模型运转的引擎。以企业的知识库为基准,运营数据发生突变之时,便是上一轮SAS循环结束、新一轮模型循环开启之时。另一类是环境数据,环境扰动者新增、转变和退出的数据都可能推动模型进入新的循环。

因此,我们在前文说道:大象之樊笼是关于如何驱逐战略乌云最为理性的回答。将大象套入数据之樊笼,与大象一同在三维战略空间中起舞。

2.时间

不同时间线上的战略管理是智慧企业战略管理原则性的思路。

一方面,时间作为一种要素本身被数据所触发,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设定特定的时间作为推动模型的引擎。定期的战略管理是企业对自身的审视,定期通过模型运转来管理战略,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不断更新企业的战略知识库,可谓提升企业的修为。

3.边界(www.daowen.com)

在目前,边界往往是最容易被企业忽略的要素,因为企业自然地生存于边界之内。智慧企业一定程度上却是无边界企业,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所以,边界之于战略管理模型的作用实则是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模型内部,模型的每一次运行都将带动企业的边界一起参与其中,边界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相关的企业和他们所携带的数据,群体创造使得模型能够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二是在模型外部,边界也作为一种引擎能够推动模型运转。智慧企业并不是完全无边界的,否则全世界将会成为一个独大企业,企业概念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无边界企业实际上是指企业拥有无限扩展边界的能力。那么,企业边界的每次变动,比如竞争者变为合作者,将会成为引擎推动模型的运转。

4.商业模式

顺势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轻松、更少成本地创造更庞大的收益,战略管理模型增强了企业顺势而为的能力。但即便所有企业都通过模型获取了顺势而为的能力,它们在市场上仍会有高下之分,究其原因,在于模型的核心要素——商业模式不同。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系列重要决策,用以决定企业如何盈利、花费成本和风险管理,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就是改变决策:做什么决策、何时做决策、谁做决策以及为什么做决策。企业对于商业模式的考量,体现了企业自身关于业务与资源能力关系的解读,商业模式可以从如下图所示的“商业模式工具表”考虑。作为一种核心要素,商业模式被战略管理模型迭代出来后,推动企业发生“量变”。在今天,我们时常谈“转型”。转型是企业的“质变”,对于企业自身的震动实在是太过剧烈,以至于企业承受不住,在转型过程中死掉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了。商业模式的智慧之处便在于其产生“量变”,当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量变便能产生质变,但企业从未感受到“转型”对自身带来的动荡。

图3.4 商业模式工具表

意识到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是战略管理模型的核心要素,能够帮助企业平滑地成功转型。其实,我们常说的跨界、整合、平台、甚至构建商业生态,本质上都是创新商业模式。如今企业纷纷觊觎跨界整合、将自身的产业链拓展为网状的生态链,并将其上升为企业战略,这种行为无异于一口吞象。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核心要素被持续迭代的战略管理模型所滋养,才能与企业能力相匹配,进而平滑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