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十分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状况呢?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没有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农民始终没有摆脱自我保障的模式。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缺乏外在推动力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民长期承包30年不变,这就意味着农民拥有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十分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状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缺乏经济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因此,没有较多的剩余物力和财力去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2)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忽视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支撑力

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与世界各国相比是较低的,中央财政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仅为10%左右,而且这10%绝大多数都补贴给了城镇职工。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没有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农民始终没有摆脱自我保障的模式。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政府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缺乏后盾。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几年,对农村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渐加大,部分保障制度开始施行。

(3)农村社会保障法律的欠缺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约束力(www.daowen.com)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都是在政府政策的作用下成长,由于政策的易变性,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不稳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执行和操作中无法可依,管理混乱,难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4)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差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家庭保障在农民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中国农民非常看重自己的家庭,不惜一切代价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家庭。“养儿防老”是农民最传统的保障思想,儿子是中国农民家庭保障的根本保证,这样的思想不但使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受阻,而且制约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5)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缺乏外在推动力

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民长期承包30年不变,这就意味着农民拥有长期的土地使用权。中国的农民只要一出生(具有正式户口),就有分配土地的权利,直到死亡为止终身享受土地保障,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农民总是有经济保障的,这就使得政府容易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从而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