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沿线区域城市的发展作用和地位已得到学界的关注。国际学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专题研究的关注度相对有限。这一研究已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主流视角。总体上看,国内、国际学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作用、地位、网络互动状况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讨,为认识沿线城市的发展特点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沿线区域城市的发展作用和地位已得到学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从区域经济学视角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卫玲、戴江伟(2014)、崔林涛(2001)等学者对沿线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进行了分析。白永秀、王颂吉(2014)、李兴江、马亚妮(2011)等学者对沿线城市群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支点和核心作用进行研究。城市网络互动模式是研究沿线城市发展的重要视角,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研究历时较短且数据相对缺乏,一些学者还是对“一带一路”城市网络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如王姣娥、王涵、焦敬娟(2015),吴乐、霍丽(2015),高新才、杨芳(2015)等学者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城市功能测定模型、集聚—碎化指数等计量工具,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省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的集聚作用、流量情况进行了分析。

国际学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专题研究的关注度相对有限。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全球城市体系与世界城市网络领域内。新世纪前后,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对世界城市体系结构变化的影响,并开始重新定位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世界城市(Beaverstock,Smith and Taylor,1999;Hall,1998)。斯科特和霍尔(Scott,2001;Hall,2006)提出在全球城市概念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延伸,认为从1970年代末起,有一个巨大“城市—区域群岛”正在形成中,它具有新世界系统的空间基础的功能,似乎已超越早期核心—边缘的全球空间组织系统。以英国彼得·泰勒(Peter Taylor)教授为首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群体的研究致力于探讨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网络结构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和分支构成的网络来研究世界城市网络(Taylor,2004)。这一研究已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主流视角。但有学者提出,由于从企业网络视角对世界城市网络的考察最初关注的重点是顶级世界城市,即全球城市,因此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呈现出欧美中心论的特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欧美二线城市被边缘化了(Robinson,2002)。曼斯(Mans,2014)则关注到世界城市网络中的末端城市,重点考察了印度城市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过程。(www.daowen.com)

总体上看,国内、国际学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作用、地位、网络互动状况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讨,为认识沿线城市的发展特点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但相关研究对于沿线城市的整体状况,特别是沿线主要节点城市发展特点的综合归纳和概念界定仍较为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