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管理智慧与企业经营战略的融合

传统管理智慧与企业经营战略的融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管理就是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指导方针,分析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经营战略,到实施和评价战略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置于动态的环境变化中,研究怎样更好地对企业未来进行有效管理,是对企业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的管理。对“战略管理”这一现代企业的制胜之道,古人有过许多可资借鉴的精辟论点。

传统管理智慧与企业经营战略的融合

企业文化管理注重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环境、外部环境和物质环境,它是从企业内部、外部一切精神、文化、政治、观念等诸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确定企业的目标、价值观以及共同信念,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因此,企业文化管理非常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就是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指导方针,分析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经营战略,到实施和评价战略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置于动态的环境变化中,研究怎样更好地对企业未来进行有效管理,是对企业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的管理。对“战略管理”这一现代企业的制胜之道,古人有过许多可资借鉴的精辟论点。如我国北宋思想家司马光就曾经说过:“道前定则不穷,事前定则不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子兵法》还认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其意是说,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要依据敌情而决定取胜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形状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用兵如神。就是说战略、策略都应当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古代这些制胜策略,对现代企业经营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既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并科学地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为我所用,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陈 冰)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李躬圃.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5

[3]李庆敏.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企业文化建设营养[J].前沿,1999.2.

[4]张小彦.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J].人文杂志,1999(5).[D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WZZ199905032.htm.

[5]朱险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辩[J].经济师,2000(4).

[6]栗爱国.正视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企业活力,1997.4.

[7]贺璋容.儒家伦理与东方企业文化[J].发展论坛,1997(6).(www.daowen.com)

[8]许圣道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9]冯炜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1(5).

[10]陈桂良.论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11]徐晓敏.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构的双向效应探析[J].北京邮电大雪学报,2002(3).

[12]罗志明.浅谈中国的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创造,2003(3).

[13]王新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4(2).

[14]王德贵.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J].现代财经,1997(5).

[15]楚金河.中国企业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四个共同原则[J].北方论丛,1999(4).

[16]李躬圃.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