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员工激励与文化建设:投入是否值得?

员工激励与文化建设:投入是否值得?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文化建设来帮助自己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此外,文化管理的一个优势在于员工一旦认同了企业的文化,就能够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帮助团队获得更好的结果。文化管理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更适合对复杂的、知识型的工作进行管理。维持文化比建立文化轻松很多,而文化一旦建立,通常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所以即便建立良性文化本身并不容易,但是仍然是一件值得重点关注的工作。

员工激励与文化建设:投入是否值得?

有的管理人员会这样想:如果需要花这么多时间了解细节、了解落实执行,那么还要企业文化干什么?不管员工是否自觉工作,自己去检查的时候也就都知道实际工作情况了,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通过文化推动员工自觉工作吗?

设想一下,我们要给孩子找一所幼儿园,作为父母都希望在经济能力承受的范围之内给孩子最好的幼教服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我们天天陪孩子去学校,监督学校对待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我们可以确保孩子不会受到不正当的对待。抛开学校是否会反对不谈,这种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因为我们实在难以每天抽出如此多的时间去监督幼儿园。

另一种方法是了解目标幼儿园的过往的口碑、师资力量,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校方管理人员的教育理念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能够得到对幼儿园教育水准的一个大致的印象。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做父母的高枕无忧。细心的父母往往还会不定期地抽些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一些孩子在学校的活动细节。如果感觉有些不对劲,就会抽时间到学校去搞一个突击调查,了解真实的情况,确保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妥善合理的对待。

这些父母并不会因为觉得自己还得抽空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还要到学校亲自去检查就否定了挑选好学校的重要性。因为这些父母很清楚,一个好的学校能够避免很多潜在的问题。虽然这样做看起来比较烦琐,但其实比起每天亲自到学校去监督还是会节省很多时间。当然,他们也不会因为挑选了好的学校就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闻不问,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缺乏检查,好的学校也可能会放松管理做出不恰当的事情。

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道理上是相通的。管理人员迟早会意识到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和检查下属的每项工作。这种做法会耗费他们太多精力,使他们无法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失去继续前进的能力。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文化建设来帮助自己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管理人员只有一双眼睛,想关注到团队每位成员的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他们必须借助文化帮助自己去管理。(www.daowen.com)

此外,文化管理的一个优势在于员工一旦认同了企业的文化,就能够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帮助团队获得更好的结果。前面讲到的那个研发民企的故事就是一个负面典型。

文化管理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更适合对复杂的、知识型的工作进行管理。知识型工作由于其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通过监督员工的工作来提升绩效,只有员工自己想做好工作才比较容易取得绩效。此外,相对体力工作者,知识型工作者更看重工作带来的尊严和自我实现,所以他们本身也不适合通过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

文化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管理人员一旦成功地在团队内部建立起良性的文化,就能够不断影响员工,并帮助管理人员推动员工努力工作。维持文化比建立文化轻松很多,而文化一旦建立,通常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所以即便建立良性文化本身并不容易,但是仍然是一件值得重点关注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