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5S管理

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5S管理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S管理是对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活动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也是现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扫”就是使工作现场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4)加强日常整理以防止不需要物品的产生。其次,需要确定物品合理的放置位置,也称为定置管理。在整理、整顿和清扫的基础上,将各项应做工作和应保持的状态汇集成文,形成专门的手册,从而达到确认的目的。②区域、界限等整顿的定置原则及完成后的状态。

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5S管理

5S管理是对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活动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也是现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5S的内涵

5S由日文单词而来。所谓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itsuke)。因为5个单词日文的第一个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5S。5S的具体含义如下:

“整理”就是明确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在工作现场保留需要的,清除不必要的物品。

“整顿”就是对所需物品有条理地定出位置摆放,且将其保持在立即可取用的状态。

“清扫”就是使工作现场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清洁”就是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和清扫的结果,始终使工作现场保持整齐、干净的状态。

“素养”就是自觉执行工厂的规定和规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5S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将工作现场打扫干净,而是要通过创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而保证工作的优质、低耗和高效。5S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大量、细致地开展很多方面的工作,方能使现场5S管理的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2.整理

(1)整理的目的。

1)腾出空间和充分利用空间。

2)防止误用无关的物品。

(2)整理的过程。

1)在进行整理前,首先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整理以及如何整理;规定定期进行整理的日期和规则。

2)全面检查,对物品进行盘点,并做好相应记录。整理前,首先需要全面检查工作场所,尤其是制造现场、仓库等物品不能堆积较多的场所,还需要检查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例如设备的底部、角落、柜子的顶部和下面、较少使用的通道等。

3)依据标准对物品进行要和不要的划分,确实需要的物品及其数量;并对不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按种类分、按性能分、按数量分、按使用频率分、按价值分等。但最主要的是按使用频率来分类,可结合使用ABC分析法,即以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区分,高的为A,依次为B和C,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置在作业人员附近的地方,将使用频率低的物品进行集中管理。具体的判定可参照表4-3。

表4-3 物品整理的ABC分析法

对照表4-3,需要注意:对暂时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整理时,也许暂不能确定今后是否会有用,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个保留期限,先暂时保留一段时间,保管时需要防止和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混杂在一起。等过了保留期限后,再将其清理出场。但是这些保留的物品是否有保留价值,则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认真的研究,明确保留的理由和目的。

4)加强日常整理以防止不需要物品的产生。在日常整理时,就要注意不多买多余的材料;不生产多余的产品;不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污染作业现场和物品;不保留作业后残留的物品;不制作多余的备份材料和资料;不在现场放置私人物品。

3.整顿

(1)整顿的目的。

1)使保留在工作场所的物品摆放一目了然。

2)作业时,易于取用和放回物品。

(2)整顿的过程。

整顿的第一步是对现场的每件物品都提出“某件物品为什么会在那里”的疑问,可以借助于5W1H的方法明确是什么物品,在哪里,什么时间,是谁在使用保管,情况如何,等等。

其次,需要确定物品合理的放置位置,也称为定置管理。在定置管理这一环节,要求运用作业研究、工艺分析、环境因素分析等基本技术,进行现场诊断,然后进行定置管理设计。作业研究是通过对操作者和班组作业的分析,人和机械的配置分析,研究作业者的工作效率,去掉作业中的不合理因素,消除人和物品结合得不紧密的状态,消除生产、工作现场的无秩序状态。工艺分析按物品加工处理过程,分成加工、搬运、检查、停滞、贮存五个环节,同时分析工序的加工条件、经过时间、移动距离,从而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运输路线。动作分析研究作业者动作,分析人和物的结合状态,减少和消除无效的动作,确定正确、合理的动作,并相应规定物品便于取用的位置,以便节约工时提高效率,做到作业标准化、物品定置标准化。环境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改善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要求的情况。

物品在现场的位置确定之后,要对物品进行定位划线,并做好标识。不同物品的放置,可用不同的颜色定位,以示区分,但在公司范围内必须统一。

例如:

白色:物料存放区域,置放待加工料件;

绿色:物料存放区域,置放加工完成料件;

红色:危险区域;

蓝色:待判定、回收、暂放区;

黑色:不合格品区域。

4.清扫

(1)清扫的目的。

1)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环境的因素。

2)减少对员工的伤害。

(2)清扫的过程。

清扫要分五个阶段来实施:

1)第一阶段:将地面、墙壁和窗户打扫干净。(www.daowen.com)

2)第二阶段:划出表示整顿位置的区域和界线。

3)第三阶段:将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净。

4)第四阶段: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对电气和操作控制系统进行彻底检修。

5)第五阶段:制定作业现场的清扫规程并实施。清扫规程包括清扫对象(科室、车间、设备等)、清扫责任人、清扫的时间、清扫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清扫到怎样的程度(即制订清扫的标准)。

总之,清扫是所有工作岗位上都会存在的工作内容,其要点在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角落到中央。”如果将清扫的对象扩大一些,将现场存在的影响人们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的东西都当作清扫的对象,这就产生了美化工作环境、活跃工作气氛、缓和人际关系等作用。

5.清洁

(1)清洁的目的:不断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以维持洁净的状态。

(2)清洁的过程。

1)明确“清洁”的状态。这里含有三个要素:干净、高效、安全。

2)环境色彩化:色彩化是指厂房、车间、设备、工作服都采用较为明亮的色彩,这样一旦产生污渍就很明显,容易被发现。

3)制作专门的手册。在整理、整顿和清扫的基础上,将各项应做工作和应保持的状态汇集成文,形成专门的手册,从而达到确认的目的。

清洁手册要明确以下内容:

①作业场所地面的清洁程序、方法和清洁后的状态。

②区域、界限等整顿的定置原则及完成后的状态。

③设备的清扫、检查进程和完成后的状态。

④设备的动力部分、传送部分、润滑油、油压、气压等部位的清扫、检查进程和完成后的状态。

⑤工厂的清扫计划和责任者,清扫实施后及日常的检查方法。

4)定期检查。不仅在日常的工作中检查,还要定期地进行检查,检查的要求包括:现场的图表和指示牌设置的位置是否合适;提示的内容是否合适;物品安置的位置和方法是否有利于现场高效率运作;现场的物品数量是否合适;有没有不必要的物品。

6.素养

(1)提高素养的目的。

通过清理、清扫、整理,工作场所变得清洁,这样可以向全体员工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维护现场的环境整洁和美观,自愿实施5S管理。

素养是保证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活动得以持续、自觉、有序地开展下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素养是5S的核心(图4-6)。

图4-6 “素养”是5S的核心

(2)如何做到素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生产进度,制作作业指导书、手册,并经常进行对照检查。

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全体人员对规则予以确认。

3)要明确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状态的标准。

4)要努力养成遵守作业指导书、手册和规则的习惯。

提高素养的七种工具:标语,醒目的标识,值班图表,进度管理,照片、录像、新闻、手册和表格。这些工具看似简单,但真正灵活有效的运用还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是按规章办事和自我规范行为的良好习惯,进而延伸到仪表美、行为美。

案例4-1

山西焦化集团的现场定置管理

1998年5月18日,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山焦公司)生产一部在全公司组织的“公司清洁文明单位”突击评比活动中,以脏、乱、差排名倒数第一。会后,生产一部杨部长直接驱车来到厂部、生产车间等地仔细察看,看到的景象也确实令人难以忍受。

近年来,随着公司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生产一部作为山焦公司主打产品生产部门,任务较重,部门领导一直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产品质量的提高,忽视了车间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在看来是到了狠抓的时候了。

杨部长要各车间、厂部的领导与负责人,立即将本部门在清洁文明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在第二天做总结汇报。

5月19日清晨,杨部长主持会议,首先向大家通报了他们部在公司评比中的情况。随后,厂部机关的节主任说:“厂内和机关存在的问题:一是咱们进厂的道路不清洁,路两旁的绿化带杂乱无章,而且目前厂内的污水从地表排放,一到夏天,臭气四溢;二是办公楼不整洁,各办公室不按规定的时间将垃圾倒到门外;三是各办公室不整洁,不规范,个别办公室还贴着歌星、影星的巨幅照片,办公桌上的玻璃下也压明信片、明星照等与工作无关的用品;四是办公室内的电线电话线毛拉乱接,就像一个蜘蛛网。”生产车间王主任说:“车间区域定置条例很多都不合理,车间内材料随便堆放,占道现象严重,车间内垃圾也不是当日清扫,大多都在某处堆放,天气较热时,易腐物品在车间腐烂发霉。再者,工具、用具等随用随放,没有放在规定的地方,用时有时找不到,因此器材丢失严重。”材料库存处小张说:“仓库内的材料堆放不合理,材料没有分门别类,大多按入库时间就近放置,要取用时,搬运非常麻烦。”

接下来,其他各部门负责人也踊跃谈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厂部领导制定了《定置管理标准》。

问题:

1.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对“公司清洁文明单位”评比中的失败而大动干戈,进而推进定置管理,说明原因。

2.现场定置管理是专门为解决工厂“清洁问题”而产生的管理方法吗?请阐述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