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类型分析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类型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深入剖析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苦原因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表3-1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调研区域贫困类型情况表数据来源:根据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数据整理。由于家庭收入不足或缺乏劳动力,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因学致贫人数和贫困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类型分析

在深入剖析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苦原因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类型主要分为以下5种类型(详见表3-1),即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发展资金致贫和内生动力不足致贫。

表3-1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调研区域贫困类型情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数据整理。

综合比较起来看,2015—2018年,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缺发展资金致贫占比最高,年平均占比达到29.38%,但下降很快,到2018年只占8.18%。其次是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内生动力不足和因残致贫。

一是因缺发展资金致贫因素的变化趋势。贫困户家庭大多由于资金不足,除了务农和打工以外,难以通过投资等其他的渠道增加收入,增收途径单一。因缺发展资金致贫的占比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42.29%、40.35%、26.70%和8.18%。从数据可以看出,脱贫攻坚在发展资金帮扶上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2017年和2018年,效果显著,说明政府资金注入效果良好,发展资金脱贫机制构建比较完善。(www.daowen.com)

二是因学致贫因素的变化趋势。由于家庭收入不足或缺乏劳动力,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因学致贫人数和贫困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从统计数据来看,因学致贫占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21.34%、22.74%、27.82%和32.66%,说明脱贫攻坚过程中应该对因学致贫的问题高度重视。

三是因病致贫因素的变化趋势。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因病致贫比例分别为18.11%、18.07%、20.79%和25.12%。由于因病致贫的积累,脱贫率比致贫率底,说明因病脱贫机制不完善,有时出现“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现象。

四是因内生动力不足致贫因素的变化趋势。内生动力不足一直是贫困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10%、10.13%、13.14%和18.26%。从数据可以看出,内生动力不足致贫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说明一些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五是因残致贫因素的变化趋势。贫困户家庭由于伤残因素导致家庭劳动力缺失,造成贫困。调研数据显示,因残致贫占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8.27%、8.71%、11.55%和15.78%,说明脱贫攻坚过程中,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因为缺乏劳动能力或劳动技能不足,脱贫难度相对比较大,应重点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