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领带结的演变历史

领带结的演变历史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领部有一种名为索立台儿的黑色缎带,配扎浅色蝴蝶结来固定衬衫领口,在造型上起到装饰作用。19世纪初,克拉瓦特流行小型的款式,显得精致而简洁。克拉瓦特的用料有的是丝绸,有的是浆过的细棉布,名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围在衬衫领口前面覆盖面较大的薄质条称为“斯卡夫”,即围巾,较小型的称作“耐克塔依”,即领带。图4-20为西方各时期的领带发展。

领带结的演变历史

早在古罗马时代,战士们的胸前都系着领巾,但这种领巾不是装饰而是战刀的擦刀布,战斗时把战刀往领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这也是现代领带多用条纹型花纹图案的由来。

男子领部是西方服装极为重视的装饰部位。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男士因颈部皮肤的裸露而兴起名为“克拉瓦特”和“斯坦科特”的领巾装饰物。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男子胸前的装饰物也跟随时代发生了改变。这种饰物用花边或轻薄织物制成,有波状褶边,有固定式和分离式两种形式,在繁盛期取代了领巾的地位。在领部有一种名为索立台儿的黑色缎带,配扎浅色蝴蝶结来固定衬衫领口,在造型上起到装饰作用。这种装饰为现代的领结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克拉瓦特流行小型的款式,显得精致而简洁。到了成长期,则强调了系结的方式变化,翻新出32种系法,常见的有拜伦式、爱尔兰式、东方式和简洁式。克拉瓦特的用料有的是丝绸,有的是浆过的细棉布,名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围在衬衫领口前面覆盖面较大的薄质条称为“斯卡夫”,即围巾,较小型的称作“耐克塔依”,即领带。至此领带从围巾中分化出来,到1890年,演变成现在的样式,称为“夫奥·因·汉德”,意为四个步骤完成系带,因此也译作“四步领带”。这是一种中央部分有些变细的长领带,一般为斜裁,内夹衬布,系于领片下,在喉咙处以四个步骤打出一个活结,两端互叠垂挂至腰部。之后,领带形制一直保留至今。图4-20为西方各时期的领带发展。(www.daowen.com)

图4-20 西方各时期的领带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