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羊屠宰检疫中的重点传染病鉴别技巧

羊屠宰检疫中的重点传染病鉴别技巧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羊常见传染病的系列病理变化特点,识别相对应的病理标本。1.知识目标掌握羊屠宰检疫重点传染病的鉴别要点。2.同步检疫尸体剖检病变与牛瘟病牛相似。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1.宰前检疫多数羊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宰前检疫不易得出确诊结果,需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1.宰前检疫绵羊蓝舌病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显著减少。

羊屠宰检疫中的重点传染病鉴别技巧

【重点内容】

1.羊屠宰检疫重点传染病的宰前检疫、同步检疫要点。

2.羊常见传染病的系列病理变化特点,识别相对应的病理标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羊屠宰检疫重点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2.技能目标

能准确描述羊常见传染病的病理标本特点。

资 料 单

一、口蹄疫

口蹄疫的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部位发生水疱和烂斑。

1.宰前检疫

羊对本病的易感性较低,症状与牛基本相似,但较轻微,水疱较少并很快消失。绵羊主要在四肢蹄部见有水疱,偶尔也见于口腔黏膜。山羊水疱多见于口腔。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1 ℃,精神不振,口腔黏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泡破后形成溃疡和糜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水疱常见于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

2.同步检疫

胃肠有时出现出血性炎症;心脏柔软而扩张,病势严重时,心室壁和室中隔断面可见不整齐的斑点和灰白色或带黄色的条纹,形似虎皮样斑纹,心内膜有出血斑,心外膜有出血点;肺气肿和水肿;腹部、胸部、肩胛部肌肉中有淡黄色麦粒大小的坏死灶。

二、痒病

痒病又称慢性传染性脑炎、驴跑病、瘙痒病、震颤病、摩擦病或摇摆病,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原型。以潜伏期长、剧痒、运动失调、肌肉震颤、衰弱和瘫痪为特征。

1.宰前检疫

显著特点是瘙痒、不安和运动失调,但体温不升高,结合是否由疫区引进种羊或父母有痒病史分析。

2.同步检疫

除见尸体消瘦、被毛脱落及皮肤损伤外,常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突出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海绵样变性。

三、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

1.宰前检疫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 d,最长为21 d。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 d。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 d,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 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

2.同步检疫

尸体剖检病变与牛瘟病牛相似。病变从口腔直到瘤-网胃口。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特征性出血或斑马条纹常见于大肠,特别在结肠直肠结合处。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还可见支气管肺炎的典型病变。

四、绵羊痘和山羊痘

绵羊痘和山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然后化脓、破溃、结痂。

1.宰前检疫

(1)典型羊痘。患羊体温高达41 ℃~42 ℃,呼吸加快,皮肤、黏膜上出现痘疹,由红斑到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遇化脓菌感染则形成脓疮,然后破溃结痂,痊愈。山羊多发生于乳房。

(2)顿挫型羊痘。通常不发热,常呈良性经过。痘疹停止在丘疹期,呈硬结状,不形成水疱和脓疮,俗称 “石痘”。

(3)非典型羊痘。全身症状较轻,有的形成融合痘(臭痘)、血痘(黑痘)、坏疽痘,重症病羊常继发肺炎和肠炎,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2.同步检疫

除皮肤有病变外,绵羊呼吸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咽及第一胃有痘疹或溃疡,肺有圆形灰白色结节。

五、羊炭疽

1.宰前检疫

绵羊与山羊常为最急性型,特征为病羊突然倒地,昏迷,全身战栗,磨牙,从天然孔流出带有气泡的黑红色血液,常于数分钟内死亡。

现场严禁剖检,自末梢血管处采血涂片镜检,做初步诊断。

2.同步检疫

死亡羊只内脏常无炭疽典型病变,与正常屠宰羊相似。

六、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羊较易感,特征是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人可通过与病畜及其产品的接触,食用未经彻底消毒的病肉、羊乳及其制品感染发病。

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1.宰前检疫

多数羊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母羊流产多发生在妊娠期的3~4个月,流产后多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且屡配不孕,但病母羊一生中很少出现第二次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而失去配种能力,并伴有关节炎。宰前检疫不易得出确诊结果,需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2.同步检疫

羊患阴道炎、子宫炎、睾丸炎及附睾炎;肾皮质部出现麦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管状骨或椎骨中积脓或形成外生性骨疣,骨外膜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宰后确诊本病可做细菌学检查。

七、蓝舌病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发于绵羊的传染病。该病以发热、颊黏膜和胃肠道黏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

1.宰前检疫(www.daowen.com)

绵羊蓝舌病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显著减少。病畜体温升高达40 ℃~42 ℃,稽留2~6 d,有的长达11 d。病羊精神委顿、厌食、流涎,嘴唇水肿,并蔓延到面部、眼睑、耳,以及颈部和腋下。口腔黏膜、舌头充血、糜烂,严重的病例舌头发绀,发生溃疡、糜烂,致使吞咽困难(继发感染时则出现口臭),呈现蓝舌病特征症状。鼻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后为黏脓性,常带血,结痂于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难,鼻黏膜和鼻镜可见糜烂出血。有的蹄冠和蹄叶发炎,呈现跛行。孕畜可发生流产、胎儿脑积水或先天畸形。病程为6~14 d,发病率为30%~40%,病死率为20%~30%。多因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引起死亡。

2.同步检疫

蓝舌病主要在口腔、瘤胃、心脏、肌肉、皮肤和蹄部,呈现糜烂出血点、溃疡和坏死,唇内侧、牙床、舌侧、舌尖、舌面表皮脱落。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部黏膜发生水肿。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死亡。心内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黏膜小点状出血。肺泡和肺间质严重水肿,肺严重充血。脾脏轻微肿大,被膜下出血,淋巴结水肿,外观苍白。皮下组织充血及胶样浸润。骨骼肌严重变性和坏死,肌间有清亮液体浸润,呈胶样外观。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并有湿疹变化。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上皮脱落但不发生水疱,蹄部有蹄叶炎变化,并常溃烂。

八、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又称羊副结核性肠炎,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羊的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肠壁增厚,形成皱褶,顽固性腹泻,逐渐消瘦,在我国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1.宰前检疫

病羊精神颓废,被毛粗乱无光泽,可视黏膜苍白,食欲下降,逐渐消瘦,出现间歇性腹泻。稀粪带有气泡,有腥臭味,呈黑褐色或卵黄色,部分病羊后期呈喷射状排出稀粪,肛门和后躯被粪液污染,而且病羊颌下及腹部皮下出现水肿。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病羊会伴随消瘦而出现贫血和卧地不起,最终因器官衰竭而亡。少数病羊因继发肺炎等其他疾病而死亡。

2.同步检疫

对病死羊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道、肠系膜淋巴结、盲肠、回肠及空肠,尤其是回肠黏膜明显增厚,同时形成皱褶呈脑回样;肠道有片状出血,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肠壁质脆,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大,肠膜弥漫针尖大的出血点;胃幽门处有圆形溃疡灶呈红色,瘤胃内容物稀薄。

技 能 单

一、地点、材料及设备

病理检验实验室和标本室、羊常见传染病系列病理变化标本、图片、移动多媒体视频。

二、内容、方法与步骤

羊常见传染病系列病理变化的识别如下:

(1)观看羊常见传染病宰前、同步检疫视频。

(2)观看羊常见传染病系列病理变化挂图或课件

(3)分组对照挂图和课件图片进行观察,识别和鉴定羊常见传染病系列病理标本。

(4)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采用结对考核学习方式完成标本的识别和鉴定工作。

(5)教师考核小组负责人识别和鉴定羊常见传染病系列标本的能力。

(6)小组负责人考核小组成员。

三、实训报告

以表格的方式总结羊主要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作 业 单

根据要求完成实训报告。

评 估 单

【评估内容】

一、判断

1.羊对口蹄疫的易感性较低,症状与牛基本相似,但较轻微,水疱较少并很快消失。绵羊主要在口腔黏膜见有水疱,偶尔也见于四肢蹄部。   (  )

2.口蹄疫宰后特征性病变是“槟榔肝”,肺气肿和水肿,腹部、胸部、肩胛部肌肉中有淡黄色麦粒大小的坏死灶。   (  )

3.绵羊与山羊患羊炭疽时常为最急性型,特征为病羊突然倒地,昏迷,全身战栗,磨牙,从天然孔流出带有气泡的黑红色血液,于数分钟内死亡。

4.死亡羊只疑为羊炭疽时,现场严禁剖检,应自末梢血管采血涂片镜检,做初步诊断。

(  )

5.顿挫型羊痘俗称 “石痘”。   (  )

6.患绵羊痘的病羊宰后除皮肤有病变外,呼吸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咽及第一胃有痘疹或溃疡;肺有圆形灰白色结节。   (  )

7.布鲁氏杆菌病羊较易感,特征是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   (  )

8.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的病羊整个胴体及副产品,均做销毁处理。   (  )

9.结核病在羊上较少见,但目前仍然是羊宰后重点检验的疫病。同步检疫中羊的结核病变多见于胸壁、肺和淋巴结。   (  )

10.患全身性结核的,胴体及内脏销毁。个别器官、组织、淋巴结结核,将病变部分割下销毁,其余部分可上市销售。   (  )

11.绵羊痘和山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然后化脓、破溃、结痂。   (  )

12.患羊痘的肉尸及其产品应做高温处理后上市销售。   (  )

二、课外拓展能力

根据提供的宰前、同步检疫传染病案例病理变化图片,判断羊传染病病名。

【评估方法】

利用图片、标本、多媒体课件,分组对学生进行评估。

优: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判断,90%以上正确。

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判断,70%以上正确。

及格:延时完成全部判断,60%以上正确。

不及格:延时完成全部判断,40%以上不正确。

备注:项目五任务五学习情境占模块一总分的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