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快速成型技术的数据来源分析

快速成型技术的数据来源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快速成型技术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三维CAD数据这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来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三维CAD数据模型转换为三角网格形式的数据资料,然后对其进行分层,从而得到RP系统专用加工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快速成型系统常用的数据接口格式有以下两种: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数据接口格式,如STL、IGES、STEP等类型,可以从外界直接接受;另一种是基于RP系统切片的数据接口格式,如CLI、HP/QL、CT等数据格式。

快速成型技术的数据来源分析

快速成型技术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三维CAD数据

这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来源。由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Solid-Works、AutoCad等)生成产品的三维CAD数据模型,然后对数据模型直接分层,得到精确的截面轮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三维CAD数据模型转换为三角网格形式的数据资料,然后对其进行分层,从而得到RP系统专用加工路径。

(二)逆向工程数据

此类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借助逆向工程相关软件,借助逆向工程测量设备(如三维扫描仪),对已有零件进行三维实体扫描,从而获得实体的点云数据资料;再对这些点云数据资料进行相关的处理:对数据点进行三角网格化生成STL文件,再进行分层数据处理,或对三维点云数据直接进行分层处理。(www.daowen.com)

图5-2所示为RP系统采用的主要数据接口格式。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快速成型系统常用的数据接口格式有以下两种: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数据接口格式,如STL、IGES、STEP等类型,可以从外界(如RE、CAD系统等)直接接受;另一种是基于RP系统切片的数据接口格式,如CLI、HP/QL、CT等数据格式。由于RP系统的零件成型方式是采用分层叠加制造,因此以几何模型作为接口格式时,RP系统在成型前需对零件的几何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将其转化成为片层类的数据格式,以便供给快速成型系统生成NC代码。其中,STL文件格式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易于实现,因而已成为目前RP系统普遍采用的接口格式。

978-7-111-54513-2-Chapter05-2.jpg

图5-2 RP系统采用的主要数据接口格式

RP系统除了采用图5-2中描述的主要数据接口格式外,常用的数据格式还有以下几种:DXF、LMI、SLC、HPGL等。以下详细介绍RP系统几种常用格式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