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CM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CM模式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M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工程实施阶段,业主建立以CM单位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即建设管理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合同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要求挑选精明强干,精通管理、经济及工程技术的人才来担任CM经理。CM经理与业主为合同关系,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CM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CM)模式是指在采用快速路径法施工时,从工程建设详设阶段开始,业主方就选择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或CM经理),如咨询单位建设开发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等,大多选择施工总承包公司,参与到工程实施中来,为设计方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且随后负责施工管理。

要强调的是,不能将组织快速施工与CM模式混为一谈,在DBB模式下也可组织快速施工。CM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工程实施阶段,业主建立以CM单位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即建设管理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合同体系。

这种模式采用的是阶段性发包方式,与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之后才进行招标的传统的连续建设模式不同,阶段发包方式示意图,如图2-3所示。

(www.daowen.com)

图2-3 阶段发包方式示意图

CM模式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整个工程可以提前投产,节约投资,减少投资风险,较早地获得收益;CM单位或CM经理早期即介入设计管理,因而设计者可听取CM经理的建议,预先考虑施工因素,以改进设计的可施工性,还可运用价值工程改进设计,以节省投资。但分项招标可能导致承包费用较高,因而要做好分析比较,研究项目分项的多少,充分发挥专业分包商的专长。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要求挑选精明强干,精通管理、经济工程技术的人才来担任CM经理。CM经理与业主为合同关系,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