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林甫操纵御史台,兴狱施淫威,陷害皇甫惟明

李林甫操纵御史台,兴狱施淫威,陷害皇甫惟明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御史台在李林甫的操纵下,屡起大狱。李适之明知是李林甫蓄意构陷,却束手无策,李林甫借机泄愤树威。李林甫闻知恼羞成怒,立即指使侍御史杨慎矜暗中监视皇甫惟明的行动,以便伺机陷害。玄宗闻奏震怒,下令将韦坚和皇甫惟明逮捕入狱。李适之的儿子迎父丧至洛阳,被李林甫诬告而杖死于河南府。李林甫乘机大做文章,令吉温与御史共同审讯。这样,李林甫上奏玄宗称杨慎矜谋反罪证确凿。

李林甫操纵御史台,兴狱施淫威,陷害皇甫惟明

唐玄宗天宝年间,把持朝政的李林甫专横跋扈,肆意妄为。出于残杀异己的政治需要,他网罗群佞,豢养酷吏,大兴冤狱。李林甫在长安别置推事院治理狱案,以吉温和罗希奭为得力打手。他们审理案件,“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吉网’”。当时杨国忠凭借杨贵妃的关系,出入宫禁,受到玄宗的宠信。李林甫擢用杨国忠为监察御史,遇事就让他出面弹劾,然后交罗、吉两人审讯。御史台在李林甫的操纵下,屡起大狱。

天宝四年(745年),李林甫出于对兵部尚书兼左相李适之的忌恨,派人无端寻衅,弹劾“兵部铨曹奸利事”,收捕兵部官吏六十余人,交付京兆府与御史台审讯,审讯数日毫无结果,就转交京兆府法曹吉温于推事院审讯。吉温先挑两名重犯严刑逼供,或仗或灌,号呼之声,不忍卒闻。兵部官吏被吉温的淫威所慑服,纷纷按照吉温的意思供认罪状,顷刻而成。李适之明知是李林甫蓄意构陷,却束手无策,李林甫借机泄愤树威。

太子李瑛被废杀后,李林甫力劝玄宗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为太子,企图凭借拥立之功,进一步窃取国柄。玄宗没有采纳李林甫的建议,另立忠王李享(即肃宗)为太子。由于“太子之立,非林甫意,林甫恐异日为己祸,常有动摇东宫之志”。从此,李林甫千方百计陷害太子。太子妃韦氏之兄韦坚成为李林甫的首攻目标。

韦坚时任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由于他擅长从全国各地搜刮奇珍异宝献给玄宗,因而承恩日深。李林甫见韦坚倚仗恩宠,有入相之志,又与自己的政敌李适之友善时,不禁怒火中烧。李林甫先擢任韦坚为刑部尚书,继而免去其水陆转运使之职。这样表面上是升了韦坚的官,实际上是剥夺他聚敛财宝、博取恩宠的机会。正在这时,太子旧友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攻破吐蕃,进京献捷。他见李林甫专权,意颇不平,便劝玄宗除去李林甫。李林甫闻知恼羞成怒,立即指使侍御史杨慎矜暗中监视皇甫惟明的行动,以便伺机陷害。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太子出游,巧遇韦坚。后,韦坚又与皇甫惟明在景龙会面。李林甫得到这一情况,马上奏报玄宗,诡称韦坚与皇甫惟明互相勾结,潜谋共奉太子以夺皇位。玄宗闻奏震怒,下令将韦坚和皇甫惟明逮捕入狱。李林甫派杨慎矜与御史中丞王、京兆府法曹吉温共同审讯,结果韦坚贬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贬播州太守。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为其兄韦坚讼冤,亦被贬放岭南。李林甫又诬陷韦坚与李适之等人结为朋党,致使韦坚长流临封(今广东封开县),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受牵连而坐贬、流者达数千人。

李林甫还分遣御史到各地巡查被贬谪官员的情况,实际上是进一步进行加害。结果,皇甫惟明与韦坚三兄弟皆在贬所被赐死。罗希奭自青州至岭南,沿途滥杀贬谪者,郡县惶骇。李适之听说罗希奭将至,忧惧万分,服毒自杀。李适之的儿子迎父丧至洛阳,被李林甫诬告而杖死于河南府。韦坚死后,李林甫恨忧未消,又遣使循河及江淮州县搜罗韦坚的罪状,甚至将纲典小吏、船夫关进监狱,连韦坚的邻居也被牵连,致使不少无辜之人惨死狱中。由于这场大案直接牵涉到太子妻族,太子惊恐不安,被迫上表请求与韦妃离婚。

左骁卫兵曹柳责力因与妻族不和,就诬告岳丈赞善大夫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杜有邻有个女儿为太子良娣。李林甫乘机大做文章,令吉温与御史共同审讯。在李林甫的授意下,吉温诱使柳责力牵连淄州太守裴敦复、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一批名士。结果,杜有邻、曹柳责力和王曾等全被杖死,妻儿流配边地,中外为之震惊。太子不得已出良娣为庶人。

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屡建战功,功名日盛,李林甫恐王忠嗣入朝为相,阴怀嫉恨。当时将军董延光献策攻取吐蕃石城堡,玄宗令王忠嗣领兵相助。王忠嗣根本不赞成这一军事冒险,所以虽然勉强奏诏却消极应付。董延光没有如期攻克石城堡,便迁怒于王忠嗣,奏称王忠嗣出师迟缓,致使师出无功。玄宗发怒,李林甫乘机火上浇油,唆使济阳别驾魏林诬陷王忠嗣与太子友情笃深,意欲拥兵尊奉太子称帝。玄宗信以为真,便下令征召王忠嗣入朝。由三司推讯,三司判王忠嗣死罪。名将哥舒翰仗着玄宗的恩宠,力陈王忠嗣的冤情,声泪俱下,并请以自己的官爵为之赎罪。玄宗终被感动,怒气渐消,遂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杨慎矜曾经在韦坚案中为李林甫奔走效劳。李林甫见他渐受玄宗信宠,升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内心又有嫉恨。他唆使与杨不和的侍御史王珙,诬告杨慎矜身为隋炀帝玄孙,私藏图谶,结交凶人,密谋克唐复隋。玄宗龙颜大怒,诏令侍御史卢铉与刑部、大理寺诸官共同审理,严加查办。(www.daowen.com)

李林甫派吉温前往洛阳,收捕杨慎矜的哥哥少府少监杨慎余和弟弟洛阳县令杨慎名。他又让卢铉抓来少府少卿张瑄,诬陷他曾与杨慎矜研究过图谶。张瑄受尽酷刑,却始终不肯诬服。

李林甫恼羞成怒,就派吉温到汝州(今河南监汝县)抓来杨的朋友还俗僧人史敬忠。在吉温的威逼利诱下,史敬忠亲笔写下了供词,违心地承认与杨论谶谋反的事情。

李林甫获得人证后,又让卢铉到杨慎矜家搜查物证。可是卢铉翻遍了杨宅,也不见图谶的影子。为了向李林甫交代,卢铉只得袖藏谶书,再次查抄杨宅,制造罪证。

这样,李林甫上奏玄宗称杨慎矜谋反罪证确凿。玄宗深信不疑,下诏赐杨慎矜三兄弟自尽,史敬忠重杖瑄一百,籍没财产,妻子流岭南,张重杖六十,长流岭南,其余连坐者数十人。

在李林甫策划下,制造了一连串冤案,前后被无辜诛杀者达数百家,许多大臣贵戚倒在了血泊之中,虽没有达到废立太子的目的,却也大树淫威。太府卿赵奉章上告其罪行,条陈了李林甫二十多条罪状,但奏疏还未送到皇帝手中,就被李林甫指派御史台诬以“妖言惑众”罪,用重杖将其活活打死。

李林甫能如此肆无忌惮地屡起冤狱,谋害众臣,其关键条件是唐玄宗后期昏迷酒色,一心享乐,把政事交托给宠信的奸臣所致。而李林甫也自有一套佞媚手段,极讨巧卖乖,口蜜腹剑,让玄宗宠信。李林甫自任相至病死,掌大权近二十年,朝中没有敢分庭抗礼者。李干尽坏事,罪行累累,唐玄宗居然毫无觉察,死时还赠以太尉诸爵誉。

李林甫死后,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杨国忠诬告李林甫与番将阿布思一同图谋反叛,还诱骗李林甫亲族中不满李林甫的人出来作证。玄宗命削去李林甫的官爵,废为平民,籍抄其家,其子及亲属除名流放岭南,并剖开李林甫棺木,取出含珠等宝物,改用小棺草草埋葬。生前大兴冤狱的李林甫,死后也被同僚构陷,真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死后之身。历史就是这样具有讽刺意味地演绎着,让人寻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