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优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苏联接受了希特勒的签约要求。当天晚上,双方就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在与英法的结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出于保障本国安全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1]但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极影响要远远大于苏联的这一点私利:[2]条约标志着苏联中断了与西方国家共同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从而错过了组建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佳时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优化

1939年3月,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提出苏联在慕尼黑会议后的新形势下应当奉行“谋求自保”的外交新路线,准备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改善关系,以尽可能地为苏联争取和平时间,避免卷入战争。同年5月3日,莫洛托夫出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取代了积极主张集体安全政策的李维诺夫,缓和对德关系正式提上了苏联外交的议程,双方外交官员的接触日益频繁。但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苏联并不确定德国是真要与自己改善关系,还是仅仅为了破坏英、法、苏三国结盟谈判。德国也不确定出多高的价码才能离间英法与苏联的合作。因此,双方都还处于观望阶段。

经过两个多月的试探,到了7月底8月初,随着德国进攻波兰的计划日益迫近,而且英、法、苏直接进入了军事谈判阶段,希特勒才下决心以重大让步来换取苏联的中立。德国方面主动提出保证苏联的安全,同意考虑苏联在波罗的海到黑海整个地区的利益。这样一来,苏联在与英法的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就从德国那里得到了满足。最终苏联接受了希特勒的签约要求。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署的全权证书抵达莫斯科,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会谈。当天晚上,双方就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①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②当缔约一方成为第三方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不给予第三方任何支持,也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③双方承诺只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彼此争端,并就共同利益有关问题进行协商。除此以外,双方还通过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在与英法的结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出于保障本国安全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从积极方面看,条约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也避免了苏联与德国单独作战,使苏联摆脱了德日的包围,暂时处于战争之外,从而赢得了一年半的宝贵时间加强战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条约是苏联外交的一个成就。[1]

但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极影响要远远大于苏联的这一点私利:[2](www.daowen.com)

(1)条约标志着苏联中断了与西方国家共同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从而错过了组建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佳时机。而且,由于苏联突然转而与德国合作,甚至还谴责英法应当对战争负责,把英法视为打击对象,这就造成了反法西斯阵营的混乱,使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德国法西斯的变化。

(2)条约的秘密附属议定书严重损害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大大降低了苏联的国际威望。苏德划分势力范围是一种肆意践踏弱小国家意志、损害弱小国家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行为,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标榜的国际主义原则完全相悖。

(3)条约的签订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解除了希特勒最为担心的两线作战危险,标志着德国完成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外交准备。事实证明,在解除了东线的威胁后,希特勒就不再迎合张伯伦的绥靖幻想,而是关上了英德谈判的大门,很快发动了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