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梅龙镇烧鸡-特色调味及制作方法解析

梅龙镇烧鸡-特色调味及制作方法解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将鸡肫剞菊花、海参洗净,菜心修齐,鹌鹑蛋剥壳,待用。烧鸡:将鸡投入180℃油中炸于金黄捞出。旺火烧沸,中、小火焖制2小时至鸡肉酥烂捞出扒在盘中。思考题:1.梅花镇烧鸡的调味有什么特色?另有“叉烤鸭方”一法,行于扬州。[18]鸡茸蛋在传统制作上用鸡油勾芡,这里用蟹油,特此说明。因现代鸡脯肉的浸出物质量少于过去,故增加鸽精粉是重要的。

梅龙镇烧鸡-特色调味及制作方法解析

烹调方法:扒

主题味型:黄油香,咸鲜

原料:嫩光鸡1只1250克,水发海参10支,熟鹌鹑蛋10只,青菜心10棵,净鸡肫150克,酱油25克,绍酒10克,生姜10克,葱10克,黄油20克,精盐7克,味精4克,清鸡汤300克,葡萄酒25克,精炼花生油750克。

工艺流程:

工艺要点:

(1)清理:①将鸡爪去掉,从脊背剖开去内脏,敲断翅、腿、胸肋骨,起去脊骨,洗净,用5克酱油遍抹鸡身。②将鸡肫剞菊花、海参洗净,菜心修齐,鹌鹑蛋剥壳,待用。

(2)烧鸡:将鸡投入180℃油中炸于金黄捞出。将鸡腹朝上扑入锅中,加姜、葱、绍酒、黄油、酱油、盐、味精与鸡清汤淹平鸡身。旺火烧沸,中、小火焖制2小时至鸡肉酥烂捞出扒在盘中。

(3)成品造型:将鸡肫、海参、菜心、鹌鹑蛋焯水,再用原汤1/2将其烩制入味捞出排在鸡旁。将另外1/2原汤收浓淋入葡萄酒,浇在鸡上即成。

风味特色:

色泽黄亮,鸡肉酥烂,辅料鲜爽,色彩绚丽,黄油与葡萄酒香洋溢。

思考题:

1.梅花镇烧鸡的调味有什么特色?

2.梅龙镇烧鸡的色彩组配有什么特点?

【注释】

[1]此菜来源于扬州三套鸭,目前禁捕野鸭,故改用放养的土鸡肉鸡则不用。

[2]鸡孚:孚即浮,指蛋泡糊使鸡块上浮汤面。鸡孚也可做成黄焖,淋香葱油上席,风味又具特色。据载此菜为南京前辈大师胡长龄先生所创。

[3]叉烤鸭与北京挂烤鸭并称中国烤鸭双法。另有“叉烤鸭方”一法,行于扬州。即先将鸭子红焖预熟,再拆肉片与火腿片相夹包入网油,挂糊,用铁丝网络夹住上叉烤制,烤脆批大片带甜面酱与薄饼上席,其风味亦是一绝。

[4]薄饼:又叫烤鸭饼,即用面粉调制擀压烙熟的专用薄饼,一般直径8~10厘米,厚度小于0.1厘米,有单层与双层之别,吃烤鸭时,用薄饼包裹鸭皮、鸭肉、葱段黄瓜条等物,蘸甜酱食之。

[5]甜酱:用于蘸食烤鸭的专用酱,有多种调法,本书的做法是甜面酱、开洋末、陈皮末、白糖、味精,几滴红醋,芝麻油,少许西柠汁熬制而成。

[6]桂花盐水鸭,系指桂花时节的肥鸭,四季通用,此菜一般作为冷菜,但也可作为热菜,即斩件装盘扣碗蒸热,用鲜(腌)桂花兑原卤勾流芡浇鸭即成,风味别具。

[7]陈卤:系指前期鸭子腌渍遗留的腌卤,初腌鸭子的遗卤称为“血卤”,一般需通过再处理成为“陈卤”,以25只腌鸭为例,其方法是:清水50克,精盐40克,姜、葱各500克,大茴100克,加热至沸换小火,倒下血卤吊清,去浮末及姜、葱、大茴等过滤澄清冷却后即为陈卤,每缸可同时腌鸭25只,使用8~10次,如卤水发红,则使用前法使之清澈,调味品按需增添。

[8]老卤:即前期卤煮鸭子遗留之卤水,其处理方法与煮肴肉老卤同。鸭肉与煮肴肉卤水都是专用卤水,与多用卤水不同,潮州卤水与常熟爊锅卤水都属于多用卤水。前者清纯,后者香浓。

[9]不在荷花季节,荷花瓣亦可用卷心菜叶或蛋皮代替。

[10]叫花鸡:又叫泥煨鸡、花子鸡,流行于常熟与杭州一带。泥烤是古法“炮”法遗存,现已有系列制品除了鸡外,还有“泥煨金腿”“泥烤鳜鱼”与“泥煨鸡蹄”等,风味十分特别,风格古朴。(www.daowen.com)

[11]粉蒸料粉:专用于粉蒸类菜肴的香料米粉。具体加工各地虽有区别,但总体相似,兹以一种为例:粳米1000克,糯米500克,淘洗晾干,碾压成粗粒,加丁香粉20克,大茴粉25克,桂皮粉25克炒香,成品色呈淡黄褐色。

[12]加工黄酱:经炒香加工的黄豆酱,具体加工方法是500克黄豆酱,50克豆豉磨细,用芝麻油50克,熟菜油100克炒熟起香。

[13]此菜如清蒸,风味也是上佳,鲜莲若无,也可用干莲蒸发使用,忌用糖水或清水罐瓶装莲子。在调料上的酸味不够,可适当添加少许果醋,红醋忌用。

[14]爊锅:江南苏杭一带传统卤菜的专用锅具,紫铜或陶制,深口,大腹,大小容数只、十数只鸡不等,居家及街头巷尾都见加工,常是老妇的绝活,卤水与油皆反复使用,以时间长者为贵。

[15]佐味酱油:传统的常熟帆船牌黄豆发酵酱油,味鲜浓而色红,加大茴、桂皮烧熟,用菜籽油冲和即成,无需味精之类,纯然本味。

[16]母油:指三伏抽酱油,此是酱油中极品,采用密竹箅插入酱缸中,过滤抽取酱的原汁,故又叫作母油、秋油、原油。八宝:大凡取用八种主料混合作为馅料者,因具体菜品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甜八宝、干果八宝、素八宝、糯米八宝、荤八宝、海珍八宝等等,组配多样,随意为之。船鸭:据传说是来源于太湖船宴,故叫船鸭,倘若由鸭腹腿上侧扎起,形成大、小两个球面者,形似葫芦,则又叫葫芦鸭。

[17]苏杭卤鸭,即苏州卤鸭与杭州酱鸭的统称。卤菜一般用卤水小火慢浸,不使卤水混浊,而苏杭卤鸭反之用大、中火,在卤制过程中将卤水烧至稠黏如薄酱,故又称为“烧鸭”或“酱鸭”,余下的卤水可以再用,积长为贵,其本质上仍是“卤”鸭,这里在传统调味中增加了白醋和另三味香料:小茴、花椒和草果,经分析研究,增强了卤鸭原有的甜鲜度和香气厚度,而使原有的风味更为优化

[18]鸡茸蛋在传统制作上用鸡油勾芡,这里用蟹油,特此说明。因现代鸡脯肉的浸出物质量少于过去,故增加鸽精粉是重要的。

[19]菌椒油:用松树菌、花椒、精炼菜籽油熬浸而成的香味油。松树鲜菌:江南一带山区林中无毒鲜菌的统称,也可用花菇代用。

[20]沾料除葵花仁外,尚可用松子仁、核桃仁、杏仁、橄仁、白瓜仁、麦片、玉米片、面包糠、锅巴粒、椰蓉等等,皆各有特色,蘸料不限。

[21]三杯鸡是江西名菜,但在江、浙、沪、皖等地也很有名,风味独特,在规模性生产中也有了一些变化,例如江南地区的棕香三杯鸡尤有特色,简述如下:(1)将童子鸡剖开,内外浇烫,剁条块扣碗;(2)将西凤酒25克(小杯),生抽60克(大杯),糟椒芝麻油60克,味精2克,绵白糖5克和匀浇入碗中,放姜葱片,用棕叶与玻璃纸封口;(3)将扣鸡蒸40分钟至烂,将新棕叶烫香理齐垫入鲍鱼盘,再将鸡覆入其上,用热芝麻油25克冲20克姜丝浇在鸡上即成。

[22]本菜原是野鸭为主料,现野鸭受到保护不宜使用,改为选用放养的绿头鸭或麻鸭,风味不减。

[23]这里的梅菜汁是指梅干菜汁,梅干菜在江北一带叫干咸菜,江南称梅菜干,而不是梅苋那种霉,一般冬天用大头汤菜腌制咸菜,开春晾干制成。也有雪里葓、草头盐腌干制的。梅香味足,更有风味特色,用梅菜制菜是苏浙皖沪的一种通行风味。

[24]鸡冠在单只鸡上并不起眼,时有弃之,如同鸡脚一样。但作为一种独立原料却有别于鸡体各档原料风味,自成特色,可食性强,成熟后软、糯、滑、脆兼而有之,质感尤美。但老鸡冠一般不宜使用,而应选用当年的三黄鸡、青云鸡的鸡冠。鸡的其他一些看似弃物的部位原料如舌、肾、翅尖、龙脆骨、腿节骨、掌心骨等其实都有这种特殊的意义。现代在江南一带已很是流行。三菌则为三种菌类原料,如香菇、花菇、金针菇、白灵菇、鸡腿菌、羊肚菌、牛肝菌、口蘑、松树菌、虎爪菌等等。

[25]甫里:即今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相传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曾居于此。陆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本菜传闻是陆龟蒙所创制,故称之为“甫里鸭羹”。

[26]云林鹅因元代大画家倪瓒的号“云林子”而得名。

[27]涨蛋即加热涨发之蛋,类似铁锅蛋原理,铁锅蛋是下煎上烙而成,涨蛋则是缓煎焖焗而成,异曲同工。在江北沿江一带普遍有之。

[28]此菜原为“香芋烧竹鸡”,但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改用养殖珍珠鸡,酱姜与红椒油原来传统菜里未用。这里淡用其味,以增丰富,同时酱姜亦是淮扬红烧禽类惯用品,用来也不失传统风味。

[29]乌嘴鸭为名贵鸭种,毛白、嘴乌,肉细,具有药食性能,为目前开发养殖的珍贵家禽,喂以带有中药性的饲料。鳝筒与另一主料合炖,是当代流行于江淮广大地区的主料复合式菜型之一,而鳝筒配置亦已形成为广谱特点,可与若干种具有鲜活老韧性动物原料组合,广为流行的有“瘦肉炖鳝筒”“鸡翼炖鳝筒”“牛肚炖鳝筒”“狗肉炖鳝筒”以及牛蛙、田螺、海蚌等等,这种配置形式是当代强强组织与优化互补美食意识的具体体现。

[30]肉糕,又称肉茸松。肉茸松蒸菜是苏、浙江南乡村的特色蒸菜的典型,本味自然,乡情浓郁,与炖蛋一样可称为是一个系列类别。除上述常用的还有“肉糕蒸茭白”“肉糕蒸笋”“肉糕蒸蟹”等等。肉糕蒸成要有咬劲,调味要用香油、豆抽,美味自然天成。

[31]本菜采用两菜合一的方法,内含福建名菜“干贝水晶鸡”与“葱段生煎鸡”两菜,个别地方作了小的修改。两菜合一是流行在高档酒店的上乘形式。一般有柔和性组合、对比性组合、互补性组合(同一主料不同方法)等三类形式。组合菜给人以多样性的强烈美感。

[32]沙茶酱,原产于印尼,是印尼文SATE的中文译音,原意是烤肉串,亦即专用于烤肉的一类调味品,味觉与香气相当复杂,有沙茶、沙爹两种类别,各自都有若干派生品种,每种由数十种原料精细配置而成,又视具体品种而不同,总之,沙茶或沙爹都以香辣咸鲜为主题味型特色,广泛用于炸、熘、煨、炒、烤的菜肴之中,风味特别,闽、粤菜肴擅长此味,而淮扬菜系中亦已由福建渐向沿江传播,使用则较为清淡,沙茶类炒菜、烧菜最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