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宋元明考古综述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宋元明考古综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中时代最晚的一个阶段。桌、椅等高家具出现后,到北宋时期结束了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宋元明都城规划的另一个变化是宫城位置的改变。西夏是党项族在1038年建立的政权,控制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1227年被蒙古所灭。西夏考古主要是西夏陵和黑城遗址的调查。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宋元明考古综述

一、西北边疆宋元明考古综述

宋元明考古起于北宋,止于明末,即从公元960年到1644年,包括北宋、南宋、辽、金、元、明等朝代。宋元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中时代最晚的一个阶段。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宋元明属于封建社会后期,民营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小商品生产发达。(2)文献与绘画等可与考古资料相印证的材料丰富,地面上存留的遗迹建筑物增多,研究领域扩大。(3)宋元明时期的民族关系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辽、金、西夏、元等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风俗习惯和文化意识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统,他们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为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了贡献。(4)从晚唐五代开始,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考古学上反映最深刻的是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桌、椅等高家具出现后,到北宋时期结束了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居室内的陈设改变了,人们的起居活动从低矮向高大发展,日用器皿也从地上移至桌几上,它们的形态和装饰花纹的部位都起了变化,如器物高度增加、花纹由适合俯视到适合平视、内壁花纹减少、外壁花纹增多等。[21]

宋元明时代与隋唐时代都城规划的最大变化是封闭式的里坊制被开放式的街巷所代替。目前所知最典型的开放式街巷是元大都的街道,在南北大街(纵街)两侧对称地等距离地排列着东西向的平行胡同。宋元明都城规划的另一个变化是宫城位置的改变。从汴梁城开始,宫城皆居全城的中央,皇城(或内城)包围着宫城,其外再设大城,形成了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的布局。这与隋唐都城的宫城居全城北部、宫城前设皇城的布局相比较,宫城的地位在全城之中更加突出。宫城地位的加强还表现在对中轴线两侧建置的安排上。

方城市发展很快,特别是工商业的发达对地方城市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地方城市按其布局可以分为4种类型:(1)方形十字街式,这是唐代以来的形式,城平面多为规整的正方形,城垣每面正中各开一门。(2)方形(或长方形)丁字街式,东、西、南城垣正中各开一门。(3)长方形纵街横巷式,这种形式的城市多见于江南地区。(4)不规则形的城市,它们多处于南方丘陵或滨水地区,城垣依地形呈曲折状,城内的街道亦多随地势河湖而弯曲转折,没有一定的规律。

北宋八陵皆在巩县,帝陵墓室上建方形陵丘,陵丘四周筑平面正方形的夯土神墙,每面正中各开一神门,四角建角阙,南神门外立石像生、石望柱、乳台、鹊台,陵丘前南神门内为献殿,即所谓“上宫”。后陵在帝陵之北,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比帝陵小一倍。北宋帝陵亦有“下宫”(即唐代之寝宫),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下宫在帝陵之西南的方位不同。辽陵多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献殿),置奉陵邑和守陵户。金陵被明人破坏,布局不清。元人无陵。明初营建的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陵是继承宋陵的,但废止了上下宫之制,扩大了方形陵丘前的献殿,陵园的内城改为平面长方形的砖墙,陵丘在内城后部。到营建明孝陵时,将秦汉以来的平面方形的陵丘,改为平面圆形前建方城明楼的宝城式陵丘,陵丘前建祾恩殿及平面长方形的砖砌神墙。北京昌平的明代诸陵皆遵此制。

中原北方地区的宋墓以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较多,壁画以表现墓主人夫妇家居“开芳宴”为主要题材;墓中随葬品稀少。(www.daowen.com)

辽代墓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契丹贵族墓,第二类是汉族官吏或地主的墓葬。契丹人的墓或为砖室,或用石板堆砌,内壁围柏木板(椁室)。多殓以木棺,或将尸体直接陈于棺床上,流行在尸体上戴铜面具和穿铜丝网络或铜丝手套,以随葬马具和鸡冠壶为其特征。汉人墓多沿宋墓旧制,盛行火葬,用小型石棺装骨灰,随葬品以各种小型的日用器具模型等陶明器为主。

目前发现的金代初年墓葬较少,吉林扶余发现的石椁墓,随葬大量铁工具,可能是早期女真贵族墓。大定以后的金代墓葬发现较多,用羊距骨和桦皮桶随葬,尚保持着地方的民族习俗。北京、朝阳和大同等地金墓多为石椁火葬,时有精美瓷器出土。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发现。

宋元时代流行火葬,一方面是受佛教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宋代土地集中,贫者无地以葬,也促进了火葬的流行。宋元明时代在葬俗上的一个特点是焚烧纸明器。宋代墓葬一反唐代用大量陶俑等明器随葬的习俗,仅有少数碗、罐之类。当时很多偶人明器皆用纸扎糊,于葬前焚烧,因而出现墓中陶俑等随葬品骤然减少的现象。

西夏是党项族在1038年建立的政权,控制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1227年被蒙古所灭。西夏考古主要是西夏陵和黑城遗址的调查。西夏陵的布局与北宋帝陵有所不同,内城平面作长方形,地宫上建有塔式建筑。甘肃武威西夏汉人火葬墓,随葬品比较特殊。黑城遗址出土大量西夏文和汉文文书佛经。灵武西夏窑址的瓷器多仿磁州窑,以刻花扁壶、双耳瓶最具特色;还烧制黑釉、白釉瓦件,西夏陵所用瓦件就是灵武窑的产品。

在元代西北陆路交通线上,从新疆阿力麻里古城到乌兰察布盟阿伦苏木古城以及北京附近,都发现刻有十字架标志的石刻或刻有叙利亚文的景教徒墓石,内蒙古河套一带还发现过许多铜十字架印记。阿伦苏木古城西北部景教教堂遗址附近发现景教徒墓石,墓石用古叙利亚文字母拼写突厥语言,与在中亚七河地区发现的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