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勇气,战胜困难

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勇气,战胜困难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勇气基本是卡耐基课程的根本,它激励着每个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们。卡耐基引述军事领袖、著名的电影明星、歌星以及政治领袖的事例,他们都承认在一生中有的时候会失去勇气,卡耐基指出他们是怎样克服了畏惧,面对困难的。

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勇气,战胜困难

相信是成功的开始!在我的事业中有一位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合作伙伴,同时他也是畅销书《驾驭人心》的作者,他就是梁汉桥老师。他是一位每时每刻都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保持高度自信的人。他的自信无人能敌、无人能挡。因为他的自信与状态影响和感染着每位巨海的员工和客户,公司授予他为“巨海铁人”,尊称他为“巨海巅峰战士创始人”。

“有自信的人是最美的”——这是因为自信这种表情会让人觉得充满希望,让人觉得你的活力十足、魅力万分。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常会出现这种心理:既想接近别人,又怕被对方拒绝;既想在别人面前谈些自己的观点,又怕被别人耻笑。这种心理一般都是自卑感在作祟。这种心理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也有碍于和别人的正常交往。

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在人际交际中的自卑感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交时的恐惧心理超过亲近别人的欲望,亲近欲望受到了压抑。这种人交往时总爱对别人采取躲避态度,走路喜欢低着头,不愿与熟人打招呼;与人交谈时爱垂下眼皮,或注视其他地方,不敢正视对方;与人相处时很少露出笑容,神情冷淡,给人一种拘谨且希望赶快结束谈话的感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交往欲望得不到满足后引起的神经过敏。这种人由于在交往时经常出现窘态或被人取笑、不受重视的情况,因此交往的成功欲望总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这种人的自卑感更多是通过对别人的不信任、多疑表现出来的。比如与人交往时不坦率、做作,故意显出自己很清高,但内心却又以为自己事事不如人,随时都有被人嘲笑的可能,所以故做清高,借不容易接近人的幌子将自己封闭起来;如果有人想接近他、和他交谈,他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大家都不理他,他又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时别人无心轻视他,他却疑神疑鬼地和别人赌气,搞得别人莫名其妙。结果是失去朋友和社交机会。

卡耐基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迹,就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开创事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阻碍他们发展的缺陷,从而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残疾,我也许不会做到我所完成的这么多工作。”达尔文坦然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也许,弥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能写出更好的诗篇来;贝多芬因为聋了,才能作出更好的曲子;海伦·凯勒因为她的瞎和聋,才能有光辉的成就;柴可夫斯基的痛苦生活——而且他那个悲剧性的婚姻几乎使他濒临自杀的边缘——如果他自己的生活不是那么悲惨,他也许永远不能写出他那首不朽的《悲怆交响曲》;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果不是和托尔斯泰的生活一样的充满折磨,他可能永远也写不出那些不朽的著作。(www.daowen.com)

卡耐基曾对我们说过,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新东西,你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成就与你的实际潜能有关。你只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论好坏,你都得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成功的领袖人物的行为方式,对你肯定会有所启迪。在交际中,他们从不坐等他人,反而总是微笑着迎向前去,走入人群。舒瓦兹博士在《假想大人物的妙用》一书中曾说:“主动认识他人,是真正的领导特质的直接表现……当你走到别人的身边,并伸手说‘你好’的时候,你通常都会带给人‘大人物’的感觉。”

爱默生曾经说过:“做你畏惧去做的事,畏惧就绝对可以去除掉。假定你不敢去拜见某一个人,那么你明天就去拜访他,做你害怕去做的事。你可能害怕得在他的家门前或办公室门口来回走上五六次,然后才鼓足勇气走进去。但是只要进去,你通常会发现情况并不如你害怕的那样糟糕。”生活是真实的,如果你坐在那儿什么事也不做,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出勇气来,你必须以行动培养你的勇气。

培养勇气基本是卡耐基课程的根本,它激励着每个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们。卡耐基引述军事领袖、著名的电影明星、歌星以及政治领袖的事例,他们都承认在一生中有的时候会失去勇气,卡耐基指出他们是怎样克服了畏惧,面对困难的。卡耐基去世的前几年,在米尔瓦基商业协会发表演说:“我宁愿把自信和勇气传给我的子女,而不是留下百万元的财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