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快速推进双阳田园综合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建议快速推进双阳田园综合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双阳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双阳区田园综合体的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来双休闲游玩。

建议快速推进双阳田园综合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根据双阳当前各项基础条件,借鉴重庆三县区的发展经验,建议在下步发展过程中,双阳区应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农业基础优势和梅花鹿产业优势,坚持推动农业产业化、融合化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双阳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之路。具体在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立足“根”,打牢基础,着力强化主导产业发展。“本土化、地标化”是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特点,重庆市“1+3”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涉及的四个县区,每个县区都有自身独特的主导产业,比如忠县的柑橘梁平柚子、潼南的柠檬、南川的荼叶,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产业,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已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借鉴重庆市各县区的发展经验,将双阳区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产业打造成为在省市乃至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都非常强的主导产业。双阳梅花鹿是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品种,目前鹿只存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鹿及鹿副产品集散地,是双阳乃至省市发展的金字招牌。2019年7月8日,吉林省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梅花鹿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双阳鹿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因此,双阳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借此东风,把梅花鹿的品牌打造好,使之成为双阳的地标产业,以此带动双阳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省市及全国的试点县区。一是实行标准化养殖,不断扩大规模。鹿只数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双阳梅花鹿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保种扩繁上下真功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议以双阳鹿业良种繁育场和大型民营鹿场为示范带动,通过扶持奖励政策、建立养殖标准和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加快养鹿场比重的增加和标准化养殖水平的提升。未来三年,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力争达到100个以上,鹿只存栏力争突破30万头。二是突出研发转化,力促精深加工。吉林省十三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梅花鹿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为破解政策制约、推动梅花鹿产品精深加工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建议双阳区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积累的梅花鹿深加工经验,着眼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东鳌鹿业、长生鹿业等鹿产品加工企业,与省市和国内外院校合作,深度研发药品、饮品、保健品等鹿副产品,持续提升鹿副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效应。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擦亮金字招牌。以梅花鹿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田园综合体,就必须打好产业发展牌,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建议依托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断推进梅花鹿在养食健药游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打造梅花鹿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使梅花鹿的知名度更高,品牌影响力更广。特别是要积极推进梅花鹿养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到双阳赏鹿、戏鹿、食鹿成为一种旅游时尚。

(二)找到“源”,借力发展,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为源头活水来”,企业带动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忠县依托三峡建设集团,大力推进柑橘深加工,其产品“派森百”橙汁入选人民大会堂供应饮品。建议双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坚持走龙头带动之路,充分发挥国信现代农业、奢爱良蔬、冠科农业等龙头企业作用,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农业发展内涵。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严格落实省市支持农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国信现代农业、奢爱良蔬等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深入推进果蔬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丰富采摘、观赏等农业体验形式,促进企业规模做大、领域做宽、产品做优。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政策资源再引进培育2—3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支撑,进而整体带动全区农业发展,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打下坚实的农业基础。三是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积极推进由农业园区向景观园区转变,加快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农业文化创意园、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园、标准化精品果蔬示范园、名优花卉产业园、健康养生休闲农业园建设,打造东北地区田园综合体“双阳”示范样板。

(三)延长“链”,互促共荣,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源于“田园”贵在“综合”,因此双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在“综合”上做出精彩文章。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农业与二产三产的充分融合,摆脱农业单一发展的老模式,走出一条质量更高、发展潜力充分显现的农业发展之路。一是突出园区引领,示范带动。大力推进鹿业和奢岭园艺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工作,精心做好园区内项目规划建设,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生态、休闲、教育等功能。积极做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构建点线面结合,特色突出、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体系。全面完善奢岭、山河、大平等旅游重点乡镇和旅游示范村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和餐饮、民宿、标识系统、停车场、游览步道、公厕、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智慧农业观光发展,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二是不断创新产品,拓展业态。双阳区属长春近郊,建议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在龙东、龙双、吊水壶旅游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支持农民以自有宅基地发展农家乐,建设以采摘、垂钓等为主要内容,兼顾度假体验的休闲农庄。建设具有科普、教育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休闲农业园,开展研学旅游活动,鼓励各乡镇建立民宿村、采摘园、运动垂钓的示范基地,户外运动基地。积极盘活农村废旧宅基地、闲置房屋、“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自驾车、房车营地,不断丰富农业旅游发展内涵。三是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大力提升鹿乡鹿城、奢岭草莓、双营香瓜、齐家菇娘等“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加强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宣传推介、展示及销售等方面的融合,实现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的良性互动。(www.daowen.com)

(四)扩大“面”,注重宣传,不断提高综合影响力。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打造主要标志是人的引入,必须注重宣传推介,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建设成效,把来双阳的游客留住,把没来过的吸引过来,推动田园综合做大做强。结合双阳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双阳区田园综合体的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来双休闲游玩。一是通过展会活动宣传和推介。举办展会宣传和推介本地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重庆市忠县和梁平区通过举办柑橘博览会和柚品展销会,极大提升了两地特色产业和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双阳田园综合体建设充分借助吉林省和长春市举办的国际和国内各类大型展会契机,积极创造条件,采用“会中会”的方式,举办双阳区鹿产品展销会、农旅产品推介会等,为双阳田园综合体发展带来人气。二是通过节庆活动宣传和推介。近年来,双阳区每年都举办梅花鹿节、奢岭草莓采摘节、黑鱼葡萄节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企业来双参加,为双阳的休闲旅游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进一步丰富节庆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形成“春季赏花夏避暑,秋来采摘冬玩雪,一年四季乐无穷”的节庆和游玩体系。通过与媒体合作,加大对双阳节庆活动的宣传报道,做到屏幕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字,将双阳的田园真正变成周边城市居民自己常来的家。三是通过赛事活动宣传和推介。重庆忠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通道,连续举办了忠县全国半程马拉松赛和环柑橘园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梁平区举办了2017中国(重庆)双桂田园•滑石论道围棋赛,吸引了全国各大媒体和著名选手积极参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了。双阳区应借助肚带河花海、吊水壶周边路网等基础设施,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活动,特别是结合东北地域特点和长春市民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趋势,积极推出体育休闲、健身、探险等特色体育产品,形成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交相辉映的田园风光旅游大格局。

(五)强化“管”,健全机制,有效保障综合体建设。忠县、梁平、南川三县区高度重视田园综合体建设,在领导机构上坚持配齐、配强,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借鉴三地经验,建议双阳区切实强化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为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双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双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全面工作。由区委副书记任指挥长,区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为副指挥长,成立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指挥部,负责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指挥协调。指挥部下设相关职能办公室和协调组,负责实施和推动具体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试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规划引领。结合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司正在编制的《双阳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聘请知名院校和机构,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编制《双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规划要做好与各类规划的衔接,做到“多规合一”,明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合理布局。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分年度、分类别的实施方案。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布局项目、落实政策,指导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三是注重资源整合。根据职能职责,进一步整合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河道综合治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生态治理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旧房改造等各类项目资金,全面加大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信息网络、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