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定还指出,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应当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行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行业审计调查。提高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绩效和经济效益应逐步成为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工作目标。

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现代内部审计是为了防范和减少组织风险,增加管理价值,帮助管理者履行职责,以实现组织整体目标。按照COSO报告的观点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实务标准的规定,现代内部审计应具有广泛的工作范围,必须包括对该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恰当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以及完成所指定的职责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系统恰当性与有效性检查与评价;

(2)资料确实性与完整性检查;

(3)业务经营合理性与有效性检查;

(4)资产安全管理与实际存在检查;

(5)资源有效取得与合理利用检查;

(6)实际完成和目标一致性检查。

按照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

(1)对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2)对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4)对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5)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

(6)对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7)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规定还指出,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应当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更加具体地规定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

(1)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编制内部审计计划;

(2)按单位内部分工组织或参与组织单位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并对财务决算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www.daowen.com)

(3)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或者未规定必须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决算审计的有关内容组织审计;

(4)对本企业及其子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5)组织对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子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任期或定期经济责任审计;

(6)组织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的子企业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7)对本企业及其子企业的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的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8)对本企业及其子企业的物资(劳务)采购、产品销售、工程招标、对外投资及风险控制等经济活动和重要的经济合同等进行审计监督;

(9)对本企业及其子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对有关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10)对本企业及其子企业的经营绩效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

(11)对本企业年度工资总额来源、使用和结算情况进行检查;

(12)其他事项。

此外,还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责:

(1)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国资委相关工作要求,对下列特殊情况的子企业组织进行定期内部审计工作: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涉及国家安全不适宜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特殊企业;②依据所在国家及地区法律制度,在境外进行审计的境外子企业;③国家法律、法规未规定必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内部有关单位。

(2)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质量、聘用、更换和报酬支付的监督。

(3)企业内部审计应当搞好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协调,并按规定提供资料和予以支持。

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与境内、外经济组织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合作项目等的合同执行情况、投入资金、财产和经营状况及其效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行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行业审计调查。

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地拓展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评估工作。由经营项目审计入手,逐步开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审计。提高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绩效和经济效益应逐步成为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工作目标。

值得提出的是,不是所有单位的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都是一样的,也不是内部审计职责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可以再变。内部审计的职责只能根据单位性质、管理当局的要求、当时的社会背景或经营状况、单位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系统健全程度而作出弹性的规定。直接界定内部审计职责的权限在单位最高管理当局,他们或以企业管理制度规定,或以日常口头批准限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