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保障机制实施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保障机制实施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泸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相关人员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人员保障。组建2014年泸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办公室,具体实施2014年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保障机制实施

1.加强领导

成立市级、区县级和校级的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市级、区县级教育质量监测专家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工作思路、制定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要求,策划设计监测与评价方案,推进监测与评价工作。专家小组主要负责工具开发、阅卷统计、数据挖掘、形成报告等。

泸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相关人员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泸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教育局局长,副组长为分管局领导,成员为市教育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市教科所所长、市技装所所长、各区县教育局长、市直属学校校长等。

组建2014年泸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办公室,具体实施2014年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各区县成立“区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办公室”,明确人员与职责。办公室主任:1人,由区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对本区县监测数据真实性、监测工具保密性负全责。联络员:1人,由区县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协助办公室主任负责监测组织与联络工作。协理员:1人,由区县熟悉考务工作的同志担任,协助办公室主任负责监测准备与实施工作。巡视员:每样本校(监测点)1人,从教育局或直属单位选调具有丰富考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负责样本校(监测点)的监督指导。

2.规范操作

制定《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指南》,明确工作流程与要求,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测试布置、试卷保管、测试实施、封装回收等各个环节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试卷安全与完整,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明确违纪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认真组织。健全机制,包括结果公告机制,经验推广与帮扶机制,质量定期监控机制等。

各区县应当从工作职责、技术要领、实施重点等方面,加强对县级巡视员、样本学校主监、副主监、监测员、试卷保管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务必环环相扣、事事清晰、人人过关。

3.做好预案

各区县根据实际,针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提前做好周密、细致、符合实际、控防得当的应急预案,确保圆满完成本次监测任务。

【示例】

监测组织工作常见问题解答及应急预案提示

(1)突发自然灾害等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测试,则取消测试,不再进行补测,监测工具原封不动,由区、县教育局说明情况并加盖公章后与监测工具一并返回市教育局综改办。(www.daowen.com)

(2)发现工具包内种类或数量不全,监测点主任核查,检查保密文件柜,若非监测点人为因素导致,将此情况上报市教育局综改办。

(3)发现学生缺席,不找其他学生替补。缺席情况如实记录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上,监测卷及答题卷占位装入试卷袋。

(4)发现学生名册信息与实际不符,由监测主任确认矫正,并进行正常检录,并对此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加盖学校公章,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

(5)发现有冒名顶替者,监测员立即让其离开测试教室,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做出说明,并逐级上报。

(6)学生出现身体不适,不能坚持完成测试,应准其退出测试,并交医护人员处理。

(7)测试当天如遇停电,应启用备用供电电源

4.注重宣传

各区县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宣传,进一步使学校、社会、师生、家长理解、支持和重视监测工作,从而引导全社会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质量观和人才观。

5.保障实施

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需要,提供人力、物资和经费等保障措施。

【示例】

某校保障措施:设立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专项经费,每年投入数万元,保障专家咨询、专项培训、购买书籍、印刷资料、平台建设、专门测试和调查、日常工作开展等,根据实验工作所需,足额保障各项实验工作顺利推进。

某区县保障措施:进一步保障经费。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评价测试以及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实验期间,区教育局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各学校也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