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庙祀典研究:清初释奠舞蹈的基本动作

孔子庙祀典研究:清初释奠舞蹈的基本动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初,孔尚任曾将释奠舞蹈的基本动作归纳为八容和十一势。八容包括立之容、舞之容、首之容、身之容、手之容、步之容、足之容和礼之容,每容又有具体的动作。凡舞,合字、四字欲迟,工字、六字欲疾,土字、尺字欲适中。将舞蹈基本动作各归纳为一个字,对于习舞者还是大有帮助的,便于记忆和掌握舞蹈动作。

孔子庙祀典研究:清初释奠舞蹈的基本动作

清初,孔尚任曾将释奠舞蹈的基本动作归纳为八容和十一势。八容是舞蹈的动作,十一势是舞具籥翟的姿势。

八容包括立之容、舞之容、首之容、身之容、手之容、步之容、足之容和礼之容,每容又有具体的动作。

凡立之容五:

两阶相对为“向内立”,

两阶相背为“向外立”,

俱面正北为“朝上立”,

两两相对为“相对立”,

两两相背为“相背立”。

舞之容二:

两阶相愿作势为“向内舞”,

两阶相负作势为“向外舞”。

首之容三:

举面朝上为“仰首”,

俯面向下为“低首”,

左右顾为“侧首”。

身之容五:

起身正立为“平身”,

曲其背为“躬身”,

正立左右转为“侧身”,

转过为“回身”,

开左右膝、直身下坐为“蹲身”。

手之容五:

一手高举为“起手”,

顺下为“垂手”,

前伸为“出手”,

两手合举为“拱手”,

相持为“挽手”。

步之容二:

前迈为“进步”,

后缩为“退步”。

足之容七:

起足前尖以足跟着地为“跷足”,

起足后根以足尖着地为“点足”,(www.daowen.com)

进足稍前为“出足”,

膝前足后为“曲足”,

履位迁换为“移足”,

右足加左、左足加右为“交足”,

反履底向上为“蹈足”。

礼之容九:

屈身出手下赐为“授”,

更屈身出手上承为“受”,

拱手后退为“辞”,

拱手向左右为“让”,

低首屈身、拱手为“谦”,

平出两肘、拱手齐心为“揖”,

低首、屈身至地为“拜”,

屈膝至地为“跪”,

点首为“叩头”,

跷一足、屈一足、拱手左右让为“舞蹈”。

舞生按谱作势。凡舞,合字、四字欲迟,工字、六字欲疾,土字、尺字欲适中。听铎鼓既响,两阶羽龠齐作,进退俯仰,象文德之容,合声歌之妙,而舞之能事毕矣。

十一势具体内容为:

翟用右手纵执之,翟纵龠横,齐肩执之为“执”,

起之齐目为“举”,

平心执之为“衡”,

尽手向下执之为“落”,

向前正举为“拱”,

向耳偏举为“呈”,

龠、翟纵横两分为“开”,

龠、翟纵横相加为“合”,

龠、翟纵合如一为“相”,

各分顺手向下为“垂”,

两执相接为“交”。

凡执龠秉翟俱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其手指俱大指在内,四指在外,纵则如绳,横则如衡,执秉者不可忽也。

将舞蹈基本动作各归纳为一个字,对于习舞者还是大有帮助的,便于记忆和掌握舞蹈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