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庙祀典研究:文庙朝向与孔子坐向的演变

孔子庙祀典研究:文庙朝向与孔子坐向的演变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元二十年成书的《大唐开元礼》还明确规定,“设先圣神坐于西楹间,东向;设先师神坐于先圣神坐东北,南向,西上”,仍然坚持以坐西面东为尊。从此之后,坐向改为孔子居中面南,凡坐北面南的庙宇一律如此。由于受风水学说或地形的影响,部分文庙并非坐北向南,有的坐南向北,有的坐东向西,有的坐西向东,有的坐东北向西南,有的坐西北向东南。但不论文庙朝向何方,孔子像一定随同文庙的朝向。

孔子庙祀典研究:文庙朝向与孔子坐向的演变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以前,主祀孔子的位置一直是坐西面东的。

东汉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亲至孔子故居阙里祭祀孔子,“帝升庙西面,群臣中庭北面,皆再拜”,皇帝面西而拜,说明孔子是面东的。西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国学释奠孔子时,“夫子位于西序,颜回侍于北牖”[27],孔子位于西序,颜回侍于北墙,那么孔子当然是面东的,颜回是面南的。毫无疑问,当时是以坐西面东为尊的。

北魏时,曲阜孔子庙内的孔子也是面东的。“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28],孔子和夫人均面东,孔子位于西间;夫人在东间,但是隔开的;母亲在中间,面南。按理说母亲为尊,应该奉母亲为正座,这很可能是因为采用了国家学校的制度,以孔子为主祀。

唐朝初年,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周公位于北墙,面南;孔子位于西序,面东,应该是以坐北面南为尊的。但周公改为配享武王后,学校主祀孔子,孔子坐西面东仍然未改。开元二十年成书的《大唐开元礼》还明确规定,“设先圣神坐于西楹间,东向;设先师神坐于先圣神坐东北,南向,西上”,仍然坚持以坐西面东为尊。(www.daowen.com)

开元二十七年,加封孔子为“文宣王”,“至如辨方正位,著自礼经,苟非得所,何以示则?昔缘周公南面,夫子西坐,今位既有殊,坐岂宜依旧?宜补其坠典,永作程式。自今以后,两京国子监夫子皆南面坐,十哲等东西列侍,天下诸州亦准此”。从此之后,坐向改为孔子居中面南,凡坐北面南的庙宇一律如此。

由于受风水学说或地形的影响,部分文庙并非坐北向南,有的坐南向北,有的坐东向西,有的坐西向东,有的坐东北向西南,有的坐西北向东南。但不论文庙朝向何方,孔子像一定随同文庙的朝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