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素质教育要求解读

国家素质教育要求解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是寄望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进步,这就需要教育实施贯彻其理念和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生存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国家素质教育要求解读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是寄望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进步,这就需要教育实施贯彻其理念和基本要求。

(一)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潜力及其所能达到的高度。孔子“庶、富、教”的观点告诉我们,不但要藏富于民,还要对民众实行教化才会有治世。历史上鲜有民众素质低而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先例。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生存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国家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

(三)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www.daowen.com)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只有德才兼备、综合发展,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国家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合格乃至优秀的劳动者。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发展上,人的现代化才能造就国家的现代化。

(四)着眼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众所共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当然,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必须在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飞跃,所以创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仍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努力,保证受教育者在每一个教育阶段得到尽可能的高质量培养。

(五)着重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目的是历史的产物,教育目的制定的根据存在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价值协商,两者需要因时制宜、合理兼顾。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既矛盾又统一:不但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发展,而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个人能力施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最终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