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存贷双高原因揭秘 | 证券投资分析

存贷双高原因揭秘 | 证券投资分析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公司存在存贷双高的正常原因1.管理水平差。合并报表层面就可能出现存贷双高的情况。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秘密准备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些特定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涨时的机制调整。

存贷双高原因揭秘 | 证券投资分析

(一)公司存在存贷双高的正常原因

1.管理水平差。对于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型公司,可能存在的情况是有的子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强,账面资金较为充裕,而有的子公司则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满足日常经营需求,从而负债率较高。合并报表层面就可能出现存贷双高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也反映出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低、财务管理水平差,资金统筹不够合理。

2.财务策略稳健。公司财务策略比较稳健保守,会倾向于保持较多的货币资金以应付一些支出。

3.商业模式选择。如做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利润表的典型特点就是毛利率特别低,财务费用比较大;还有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银行和房管的双重资金监管,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

地产公司长期存在高货币资金和高有息负债并存的现象。2010年第4季度~2019年第1季度,A股地产公司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比率常年维持在30%~50%之间,2019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率为36.0%。如图11-1所示:

图11-1 A股房地产公司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率

一方面,地产行业由于需要进行土地储备,在招标过程(拿地环节)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现金。为了保证正常的经营需要,有必要保持必要的现金储备;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周转周期较长,因此整体负债率高于其他行业。

4.有明确用途。如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的资金、政府拨付的专款专用资金等,不能用来归还贷款。(www.daowen.com)

(二)存在财务舞弊情况

1.财务舞弊的含义。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财务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财务舞弊按舞弊主体可以分为管理层舞弊和员工层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为恶意舞弊和善意舞弊。

2.财务报表粉饰常见手段:一是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这种手法通常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所用,他们通过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方式,达到其增加利润的目的。二是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这是ST公司惯用的手法。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它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常常成为利润的“调节器”。三是利用对存货价值的调节进行利润操纵。首先,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其次,有的企业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使上市公司当年的财务报表好看了,但却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四是利用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粉饰年报。年报不实的上市公司在应收款或其他应收款方面做文章,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目的的手法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难以收回的应收款挂在账上,以虚增资产。五是利用计提手段结合会计估计调节利润。企业巨额计提秘密准备,使估计计提成了操纵利润的一种普遍手段。秘密准备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些特定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涨时的机制调整。六是费用“减肥”、利润“虚胖”。上市公司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也可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调账,在以后年度逐渐进行分摊,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3.财务粉饰和存贷双高的关系。通常而言财务粉饰或造假的目的多出于做大利润或资产,以支撑股价和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由于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存量信息,上市公司有可能在披露报表的时间节点附近提取现金放在账面上,之后再转出,由此改变相应的财务指标,起到粉饰作用。

货币资金中存在未披露的大额受限资金。受限资金未披露可能的情况:一是被关联方或者大股东占用,二是为大股东或关联方提供贷款质押、担保,如与银行签订抽屉协议,质押存单从而放款给大股东或者关联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