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研究成果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的研究中,“困难”亦可成为一种身份标签,被打上困难标签的家庭往往自觉耻感,甚至极其排斥这一标签。在旁人看来,“困难”一词具有“被同情”“被帮扶”的身份标签。由此可见,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困难”一词中,传递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包括“耻辱性”“不健全性”和“功能散失性”。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研究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Howard Becker)指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就是社会心理学著名的“标签理论”,一个人被贴上的某种“标签”是在他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在我们的研究中,“困难”亦可成为一种身份标签,被打上困难标签的家庭往往自觉耻感,甚至极其排斥这一标签。被访谈的父母常表达出两种观点:一是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残疾”,甚至不愿意去申请或领取任何经济补助;二是不愿对家庭以外的人提起自己的家庭生活状态和经历,因为无法忍受别人“问东问西”和同情。在旁人看来,“困难”一词具有“被同情”“被帮扶”的身份标签。而这样的身份标签也引出旁人不同的举动,有的人出于“将心比心”的情感产生同理心,也有的人出于“乐于助人”的心态,甚至有的人一厢情愿提供关心和帮助,当然也有人以“帮助也是杯水车薪”的托词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避而远之。由此可见,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困难”一词中,传递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包括“耻辱性”“不健全性”和“功能散失性”。

G爸爸,65岁,独子患严重精神障碍,妻子也有轻度精神障碍(www.daowen.com)

我不愿意带他看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他被带上“精神病人”的帽子,这个帽子一戴上就是一辈子,他周围的人会给他更多的指指点点,带来更多压力。他会生活在更多的指责声中。他其实很善良,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只伤害过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周围的人却不会如此善待他。我也从来不愿和别人谈起他,尤其是我单位上的同事,我以前是劳模,在单位上备受尊重,也曾经管过人;如果(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这样,有少数人会同情,更多的人只会嘲讽,甚至说这是我管别人带来的报应。我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别人的指责,我也要面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