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菜食画:元修菜羹,佳话永留

川菜食画:元修菜羹,佳话永留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修把从四川带来的苕菜种子,在东坡住家不远处的田间地头播撒栽种,当地百姓从没见过此菜,纷纷询问菜名,为表达对乡亲元修的感激之情,苏东坡干脆将其称为“元修菜”。后来苏东坡还专门作《元修菜》一文,详细讲述其来历,留下了这段佳话。梁长元大师选用新鲜苕菜制作的这道“东坡元修菜羹”,用料简朴,配料精准,形似翡翠,清香入骨,羹中弥漫着家的温暖和气息。

川菜食画:元修菜羹,佳话永留

菜品典故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宋·苏轼《初到黄州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命运坎坷,落差之大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这首《初到黄州》是其贬谪黄州后所作,虽有自嘲、失落之情,但其中的豁达胸襟远超常人。乐观的性格、吃货的本色,让苏东坡自得其乐,率性随缘。

一年秋收之后,眉州乡亲元修来看望苏东坡。元修深知东坡的最爱,不仅带了一口袋干苕菜,还带了一些苕菜种子。苏东坡喜出望外,离开家乡在外地做官,乡音易改,但乡味难却,时日一久,便产生了浓浓的乡愁,时常想起少年时代母亲用新鲜苕菜尖煮米汤的羹肴。

元修把从四川带来的苕菜种子,在东坡住家不远处的田间地头播撒栽种,当地百姓从没见过此菜,纷纷询问菜名,为表达对乡亲元修的感激之情,苏东坡干脆将其称为“元修菜”。

苕菜切碎后放入米汤中熬制,清香可口的苕菜羹总能一解乡愁。后来苏东坡还专门作《元修菜》一文,详细讲述其来历,留下了这段佳话。(www.daowen.com)

陆游客居四川时,对元修菜也颇为喜爱。元修菜其实就是四川民间称的“苕尖”菜,可新鲜食用,亦可制成干菜。鲜的清香,可炒,可烧,可羹,可汤;干的香味犹存,可入馔,可熬粥。

东坡元修菜羹
(刘光林 绘)

梁长元

国家高级中式烹调技师(原特一级),中国烹饪大师,成都市烹饪协会顾问

代表菜品

鸡豆花、干烧牛筋、佛手蛰卷、芙蓉肉糕、家常海参、焦皮肘子

梁长元的厨师生涯始于1961年。他是川菜泰斗曾国华大师的爱徒。在他事厨学艺时期,成都名厨周开泰、黄茂兴都曾经给予他悉心指点,令他终身受益。1962年,学厨初见成效的梁长元前往成都市饮食公司烹饪班深造。1972年,梁长元进入了著名的荣乐园餐厅培训班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这期间他还被聘请为成都市饮食公司工人大学烹饪实习操作教师。1982年他被公派泰国曼谷,任四川楼主厨;1993年又被派往日本楼兰餐厅任厨师长。20世纪90年代后期,梁长元应邀去美国事厨直到退休。梁长元是荣乐园餐厅多届厨师长,传统烹饪功底极为深厚,是荣派川菜的第三代传人。

梁长元大师选用新鲜苕菜制作的这道“东坡元修菜羹”,用料简朴,配料精准,形似翡翠,清香入骨,羹中弥漫着家的温暖和气息。品鉴之余,仿佛都能隔空感受到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浓浓乡愁,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