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释鹿之惑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释鹿之惑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孙视小鹿为宝贝,下令让秦西巴把小鹿送回宫中好好喂养,以供日后尽情玩赏。孟孙打猎回来,秦西巴便如实告诉了他放走小鹿的经过和感受。还没等秦西巴解释,孟孙就气得离开了,但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派人将秦西巴赶出宫门。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释鹿之惑

一次,鲁国孟孙带随从进山打猎,家臣秦西巴跟随左右。打猎途中,孟孙突然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鹿,非常兴奋,就自己动手活捉了这只小鹿。孟孙视小鹿为宝贝,下令让秦西巴把小鹿送回宫中好好喂养,以供日后尽情玩赏。

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发现有一只大鹿紧紧跟随在后面,不停地偷看着,凄惨地哀叫着。那只大鹿一哀叫,这只小鹿便应和,一唱一和,那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明白了,这是一对母子,母亲在召唤着可怜的孩子。秦西巴觉得心中实在惭愧,难以忍受自己的残忍举动,于是决定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顾秦西巴站在旁边对自己有多么危险,也不顾后面还有没有弓箭对着它,凭着一股母性的冲动,一下子冲到小鹿身边,舔了舔小鹿的嘴,蹭了蹭小鹿的双腿,仿佛商量了什么机密一样,一瞬间,两只鹿便撒腿跑进林子里,一眨眼就不见了,只留下了层层腾起的黄土。

秦西巴见此情形,不禁热泪盈眶。但他很高兴,很欣慰。带着幸福的感觉,他回到了宫里。脑子里全是母子团圆的舒畅之情,几乎忘记了孟孙的交代和嘱托。

孟孙打猎回来,秦西巴便如实告诉了他放走小鹿的经过和感受。本想和孟孙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没想到这次可惹大麻烦了,孟孙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猎回来的余兴全没有了,厉声喝道:“谁让你自作主张放走鹿的,你的眼里还有我这个主上吗?”

还没等秦西巴解释,孟孙就气得离开了,但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派人将秦西巴赶出宫门。理由很简单:他认为秦西巴把自己最心爱的小鹿都放掉了,他的眼里是没有国君的,这样的人留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过了一年,孟孙的儿子到了念书的年龄,孟孙要为儿子找一位好老师。许多臣子都来向孟孙推荐老师,孟孙一一召见这些人,但他觉得都不是十分满意。正当孟孙闷闷不乐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年前被自己赶出宫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命人去寻找秦西巴,并把他请回宫来,拜他为太子老师。(www.daowen.com)

左右臣下对孟孙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问道:“秦西巴当年自作主张,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对您是有罪的,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孟孙笑了笑说:“秦西巴不但学问好,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小鹿都生怜悯之心,宁可自己获罪也不愿伤害动物的母子之情,现在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可以放心了。”

【悟在当下】摒弃前嫌起用有才德之人

历史上,释鹿的秦西巴,以一颗仁慈之心打动了国君,终于被国君理解,国君摒弃前嫌而合理起用秦西巴,这一点对我们是大有启发的。国君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用人观。

现实生活中,仁爱和宽容的品质成为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下属,掩盖狭隘的个人利益,从大局出发,正确地看人、选人和用人,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可公报私仇。在人才的选用上,关键要看一个人的人品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