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普通混凝土拌合试验及和易性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普通混凝土拌合试验及和易性检测方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本教材相关知识或可查询网络资源共同制定任务试验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普通混凝土的拌合试验、混凝土和易性检测、混凝土湿表观密度的检测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并做好试验记录。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应予记录备查。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普通混凝土拌合试验及和易性检测方法

【任务发布】

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本教材相关知识或可查询网络资源共同制定任务试验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普通混凝土的拌合试验、混凝土和易性检测、混凝土湿表观密度的检测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并做好试验记录。

试验一 普通混凝土的拌合检测

试验依据: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的规定执行。

一、试验目的

学习混凝土拌合物试拌方法,对拌合物的和易性进行测试和调整,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制作混凝土的各种试件。

二、一般规定

1.在实验室拌制混凝土进行试验时,拌合用的原材料应提前运入室内,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同。水泥如有结块,须用0.9mm筛孔将结块筛除,并仔细搅拌均匀装袋待用。拌合时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2.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和外加剂为±0.5%.

3.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项用具(如搅拌机、拌合钢板和铁铲等),应预先用水湿润。

三、仪器设备

1.搅拌机:容积为50~100L,转速为18~22r/min。

2.磅秤:称量为100kg,感量50g。

3.托盘天平:称量1000g,感量0.5g和称量5000g,感量1g各一台。

4.拌合钢板:尺寸不宜小于1.5m×2m,板厚不小于3mm。

5.其他:钢抹子、铁铲、1000mL搪瓷量杯等。

四、拌合方法

(一)人工拌合

1.按所定配合比备料,以全干状态为准。

2.在拌合前先将钢板,铁铲等工具洗刷干净并保持湿润。将称好的砂、水泥倒在钢板上,先用铁铲翻拌至颜色均匀,再放入称好的石子与之拌合,至少翻拌三次,然后堆成锥形。

3.将中间扒开一坑,加入拌合用水,小心拌合,至少翻拌六次,每翻拌一次后,应用铁铲在全部拌合物面上压切一次。拌合时间从加水完毕时算起,在10min内完毕。

(二)机械拌合

1.按所定的配合比备料,以全干状态为准。

2.在机械拌合混凝土时,应在拌合混凝土前预先拌适量的混凝土进行挂浆,避免在正式拌合时水泥浆的损失,挂浆所多余的混凝土倒在拌合钢板上,使钢板也粘有一层砂浆。

3.将称好的石子、水泥、砂、按顺序倒入机内,干拌均匀,然后将水徐徐加入机内一起拌合1.5~2.0min。

4.将机内拌合好的拌合物倒在拌合钢板上,并刮出粘在搅拌机上的拌合物,用人工翻拌1~2min。

人工或机械拌好后,根据试验要求,立即做坍落度测定后试件成型。从开始加水时算起,全部操作必须在30min内完成。

试验二 混凝土和易性检测方法(坍落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集料最大料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稠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评定其和易性。

二、仪器设备

1.坍落度筒:由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如图7-1所示。其内壁应光滑、无凹凸部位。底面和顶面应互相平行并与锥体的轴线垂直,在坍落度筒外部2/3高度处按两个把手,下端应焊上脚踏板。筒的内部尺寸为100mm×200mm×300mm。

2.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如图7-1所示。

3.小铲、钢尺、喂料斗等。

图7-1 坍落度筒示意图(单位mm)

三、检测步骤

1.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两个脚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装顶层混凝土时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表面沉落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www.daowen.com)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量测筒高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图7-2 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仪示意图(单位mm)

1.容量筒;2.坍落度筒;3.圆盘;4.漏斗;5.套筒;6.定位螺丝;7.振动台;8.元宝螺丝;9.滑杆;10.支柱;11.旋转架;12.螺栓;13.荷重块。

四、结果评定

1.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垛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应予记录备查。

2.观察坍落后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如果锥体逐渐下沉,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表示黏聚性差。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集料外露,表明其保水性差。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表明其保水性良好。

3.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以毫米(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试验三 混凝土湿表观密度检测

一、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以提供校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材料用量。

二、仪器设备

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把手。对集料最大颗粒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筒高均为(186±2)mm,筒壁厚为3mm,集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时,容量筒的内径于筒高均应大于集料最大粒径的4倍。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柱体的轴垂直。

2.磅秤:称量为100kg,感量50g。

3.振动台: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的振幅应为(0.5±0.1)mm。

4.捣棒:同和易性试验。

5.小铲、抹刀、刮尺等。

三、检测步骤

1.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质量,精确至50g。

2.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视拌合物的稠度而定。一般来说,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用捣棒捣实。

(1)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5L的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次数为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100cm2截面不少于12次计算。各次插捣应均衡地分布在每层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并使之刚刚插入下面一层。每一层捣完后可把捣棒垫在筒底,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地颠击地面各15次。插捣后如有棒坑留下,可用捣棒轻轻刮平。

(2)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装满到稍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允许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实过程中,如混凝土高度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3)用刮尺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与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干净,称出混凝土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0g。

【任务实施】

小组各组员分工明确后按照制定好的试验计划完成任务试验并得出试验结论做好试验记录。

【结果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湿表观密度按式(7-1)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λh——湿表观密度,kg/m3

m1——容量筒质量,kg;

m2——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表7-2 检测记录

表7-3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

【反馈与评价】

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纠正,教师总结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