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的研究及成果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的研究及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量文化是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和最深沉的力量。如何促使高校进一步树立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这是高校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应更能有利于促使质量文化的形成,积极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关注自身能力提升。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的研究及成果

质量文化是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和最深沉的力量。如何促使高校进一步树立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这是高校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现实中,将“质量文化”内化为高校师生的内生意识和行为自觉,从制度约束走向“以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动,仍是高校今后努力的方向。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应更能有利于促使质量文化的形成,积极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关注自身能力提升。高校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治理的重要内容,将质量文化渗透到人才培养和管理决策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不断注入质量提升内生动力,注重营造浓厚的校园质量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从而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校课程课程预评价工作需要沉浸在质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本书在第八章着重分析了课程体系预评价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关系,并就质量文化内涵、功能、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然而,质量文化还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如何从更深层的角度诠释质量文化的作用进行跨学科研究,将是今后质量保证研究的重要内容。(www.daowen.com)

概而言之,高校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工作还刚刚起步,相应的研究工作也有待于学者们深入探讨。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高校质量保证和课程体系预评价也需要形成可行的“中国方案”,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质量文化建设。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