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通工程学:道路交叉及立体交叉的分类

交通工程学:道路交叉及立体交叉的分类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6交通渠化措施拓宽交叉口。但是,立体交叉与平面交叉相比,占地面积大,建筑成本高。1)立体交叉的分类立体交叉根据有无匝道连接上下道路,可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与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种。如图2-28所示,互通式立体交叉包括跨线桥、右转外侧匝道、左转环形匝道、定向式穿线匝道、出口减速车道、入口加速车道等。

交通工程学:道路交叉及立体交叉的分类

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称为道路交叉口(Crossway)。根据相交道路的主线标高是否相等,首先可以把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

1. 平面交叉(Grade Crossing)

1)平面交叉的形式

当相交道路的主线标高相等时,称为平面交叉。平面交叉的形式有三路交叉的T字形和Y字形[图2-23(a)和图2-23(b)]、四路交叉的十字形和X字形[图2-23(c)和图2-23(d)]、错位交叉[图2-23(e)]、多路交叉[图2-23(f)]。

图2-23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a)T字形交叉口;(b)Y字形交叉口;(c)十字形交叉口;(d)X字形交叉口;(e)错位交叉口;(f)多路交叉口

2)平面交叉的交错点及减少冲突点的措施

进入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的方向不同,交错点有以下三种:

(1)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行驶时的分叉点。

(2)交汇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向同一方向行驶时的汇合点。

(3)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行驶时的交叉点。

这三种交错点中,以冲突点最危险,交织的交汇点其次。冲突点包括直行与直行的冲突点、直行与左转的冲突点、左转与左转的冲突点。冲突点的数目随着交叉口道路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如图2-24所示,三路交叉口只有3个冲突点[图2-24(a)],四路交叉口增加到16个[图2-24(b)],五路交叉口增加到50个[图2-24(c)]。

图2-24 没有交通管制的交叉口的冲突点

(a)三条道路交叉(冲突点3个);(b)四条道路交叉(冲突点16个);(c)五条道路交叉(冲突点50个)

为了减少以至消除冲突点,可采用以下三种途径:

(1)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也就是用交通信号灯或由交警手势指挥,控制来自不同方向的左转车和直行车,使它们在时间上错开通行。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冲突点的个数,如表2-15所示。

表2-15 交叉口的交错点

(2)对交叉口实行渠化交通,即在交叉口布设交通岛、分隔带或划上分道线,使车辆按规定的车道行驶,尽可能地将冲突点转变为交汇点。

(3)改用立体交叉,即将不同方向道路的主线标高错开,一上一下,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冲突点。

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及调整

(1)左转车辆的交通组织。

交叉口左转车辆是产生冲突点及影响直行车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地组织左转车辆的行驶路线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的关键所在。交叉口左转车辆的交通组织有以下几种途径,如图2-25所示。

① 信号灯(色灯)管制。在设置定周期自动信号灯的路口,实行绿灯信号车辆左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把左转信号灯与直行信号灯分开,以便完全消除冲突点。

② 环形交通。在四路以上的交叉口中央设置交通岛,使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不受色灯控制而一律绕中心岛单向行驶,它把所有的冲突点转变为交织的交汇点。

③ 变左转为右转。这里又可分两种情况:图2-25(c)所示为街坊绕行,图2-25(d)所示为远引式交叉。

图2-25 交叉口左转弯车辆的组织

(a)信号灯管制;(b)环形交通;(c)街坊绕行;(d)远引式交叉

(2)渠化交通。

在道路上划分道线或用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不同方向的车辆顺着规定的车道行驶,称为渠化交通,如图2-26所示。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目的:(www.daowen.com)

① 使行人和驾驶员都容易辨明相互行驶的方向,以利于有秩序地通过。

② 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变为直角或同方向的锐角交织,变冲突点为交汇点。

③ 利用交通岛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并在其上设置交通标志。同时,交通岛还可用于行人过街时避车用的安全岛。

图2-26 交通渠化措施

(3)拓宽交叉口。

为了提高通行能力,划分左转、直行及右转车道,往往需要增加交叉口附近的车道数,为此应在交叉口的一定范围内拓宽道路,使每个方向增加1~2个车道,如图2-27所示。

图2-27 交叉口的拓宽

(4)调整交通组织。

当交通量过大,道路系统改建很困难时,可以采取调整交通线路、控制车辆行驶、组织单向交通等措施。例如,在混合交通量很大的路段,白天禁止兽力车、载货车行驶,甚至把局部繁华地段改成步行街。又如,封闭某些小的支路,以减少交叉口的数目,保证干路畅通。

2. 立体交叉

当相交道路的主线标高不相同时,称为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在空间上下错开,交叉口没有冲突点,行车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这就是高速公路沿线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主要原因。但是,立体交叉与平面交叉相比,占地面积大,建筑成本高。

1)立体交叉的分类

立体交叉根据有无匝道连接上下道路,可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与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种。

(1)分离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只能供车辆直行,不能在交叉口转弯到另一条道路上去。它既可以用于道路间交叉,又可广泛用于道路与铁路、渠道、管线等的交叉。

(2)互通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除跨线桥外,还用匝道将上下道路连通,能使车辆从一条道路转弯行驶到另一条道路上去。

如图2-28所示,互通式立体交叉包括跨线桥(上跨或下穿)、右转外侧匝道、左转环形匝道、定向式穿线匝道、出口减速车道、入口加速车道等。

图2-28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组成

2)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互通式立体交叉有三种基本形式:三路连接的喇叭形[图2-29(a)和(b)]、三路连接的半定向形[图2-29(c)]、三路连接的全定向形[图2-29(d)]。

四路连接有六种基本形式:菱形[图2-29(e)]、苜蓿叶形[图2-29(f)]、半苜蓿叶形[图2-29(g)]、环形[图2-29(h)]、涡轮定向形[图2-29(i)]、半定向形[图2-29(j)]。

图2-29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a)、(b)喇叭形;(c)三路连接半定向形;(d)全定向形;(e)菱形;(f)苜蓿叶形;(g)半苜蓿叶形;(h)环形;(i)涡轮定向形;(j)四路连接半定向形

3)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及其他设施之间的距离

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距离,在大城市周围一般为5~10 km;在平原地区的小城市一般为5~25 km;为了便于公路维修、救援等执行任务的需要,即使在人口稀少的山区,最大间距一般也不大于30 km。

由于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的为高速公路或城市的快速路、主干路行车速度高,因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最小间距应能保证前一立体交叉从匝道驶入的交汇点到下一立体交叉驶向匝道的分流点之间交织行驶的需要,以及为驾驶员及时提供情报而需在到达互通式立体交叉(或其他设施)之前设置一系列前置标志所需的距离。互通式立体交叉相互间及同其他设施的间距如表2-16所示。

表2-16 互通式立体交叉相互间及同其他设施的间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