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预警技术研究:预警机制及组织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预警技术研究:预警机制及组织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坡一旦出现险情,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边坡在抢险加固过程中突发灾害造成的危害,保证现场抢险加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必要建立预警机制及其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按照职责和功能分级建立,一般应包括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指挥部和抢险预备队。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预警技术研究:预警机制及组织

边坡一旦出现险情,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边坡在抢险加固过程中突发灾害造成的危害,保证现场抢险加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必要建立预警机制及其组织机构。

预警机制一般根据边坡监控级别、安全等级、出险后危害程度等因素制定,建立警示巡查、安全警戒、停工、人员和设备撤离、事故处理、事故上报等分级预警机制。一旦确定启动预警机制,则首先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相关人员进行24h不间断警示巡查,检查表面裂缝、局部堤滑和地下水出露等情况;加强对预警区域的安全警戒,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实行交通管制,设立安全撤离通道;根据预警机构的指示,在险情发生前组织停工、人员和设备撤离等工作;在确保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出险后立即进行事故处理工作,包括抢救人员、封闭现场等善后工作;灾情发生后,根据预警组织机构的规定,上报相关对口单位。可先进行口头汇报,在2~4h内形成简要书面报告、24~48h内形成详细书面报告报送。

预警组织机构按照职责和功能分级建立,一般应包括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指挥部和抢险预备队。抢险领导小组一般由建设管理单位牵头,由监理、施工、监测和设计等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抢险、安全生产及安全撤离工作。抢险指挥部一般由相应部位的施工、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抢险工程的实施、施工及安全撤离工作。抢险预备队一般由相应部位的施工单位负责组建,负责组织抢救灾情发生后的伤员及尚未撤离危险区域的人员和设备,确保损失降到最低。(www.daowen.com)

根据边坡各项信息及时反馈后的综合判断及相应的预警机制,启动科学、合理、高效的预警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