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了解礼,看《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了解礼,看《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要了解礼,得先了解关于礼的基本典籍。秋官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类似今天的司法部门,掌管案件的审判和法律的适用等。一般认为是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个方面,是专讲士人从成年开始直到身故所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清朝入关的时候,一大批忠于明朝的汉人,宁死不剃头、不留辫子,守的就是这个礼。总之,《仪礼》是关于个人及家庭的行为和伦理规范方面之“礼”。

了解礼,看《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想要了解礼,得先了解关于礼的基本典籍。它们主要有《周官》《仪礼》和《礼记》三部,合起来叫作“三礼”。因为不做措大式的所谓研究,所以只做一个大概的介绍,目的在于认识它,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礼”。

先说《周官》。它又叫《周礼》,相传为西周周公所作。人们常说周公“制礼作乐”,大概据此。可是,多数学者认为它晚出,有的认为成书于西周的成王、康王,更多的认为它是西汉时形成的。研究它的人,都觉得它的内容虽然不长,可是设想极其宏大。全书只有六篇,目录如次: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周官》在汉武帝时被发现,其中第六篇在发现时已佚,所以西汉末的学者用内容相近的《考工记》补足。这六篇都讲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讲国家制度的所谓顶层设计。看它编订的目次——天、地、春、夏、秋、冬,是按照严格的次序排列的。西周时候,天子高高在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六官就是天子治理天下的助手。天官冢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职位相当于后来的丞相或者今天的总理、首相,是政府的首脑。地官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相当于今天的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掌管土地、资源、户口钱粮等经济事务。春官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和民族宗教局等,掌管祭祀学校、礼仪等等。夏官司马,“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类似今天的国防部,主管军队以及军事事务。秋官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类似今天的司法部门,掌管案件的审判和法律的适用等。冬官其实是主管工业和其他建设的事务,所以用《考工记》补足,还是有道理的。

有人说,看这个目录和内容,天地是空间,春夏秋冬是时间,人生活在时空之中。所以《周官》把天、地、人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都已经是“天人合一”了(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从大概的内容看,它当然是政治方面的东西,而且是政治中最重要的制度的顶层设计。对于西周那个时代来讲,分工已经非常细致,从上到下,每一层级,以至于老百姓,权限职责也极其明确。柳诒征先生评价说:“后世之《六典》《会典》等,以有《周官》为之模范,故易于着手,然犹不能及其精微。学者试思为《周官》者,当具何等经验、思想、学力,而后能成此书乎?……故《周官》之说即令未尝实行,仅属于一个人之理想,然此一个人之理想产生于此时代,已足令人惊诧……”(柳诒征《中国文化史》)总之,它是关乎天下国家的政治制度方面的“礼”。

其次介绍《仪礼》,又叫《古礼经》,相传也是周公所作。司马迁觉得是孔子所编订。西汉发现时,有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叫作《经》,就是《仪礼》了,其余称为《逸礼》(柳诒征,同上)。这十七篇目录如次:

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

士相见礼第三 乡饮酒礼第四

乡射礼第五 燕礼第六

大射仪第七 聘礼第八(www.daowen.com)

公食大夫礼第九 觐礼第十

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

既夕礼第十三 士虞礼第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有司第十七

看目录,多数与士相关,所以又叫《士礼》。士是最低的贵族,春秋战国以后,逐渐专指读书人。《仪礼》的内容呢?一般认为是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个方面,是专讲士人从成年开始直到身故所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比较重视仪轨,实际上就是行礼的仪式,所以叫《仪礼》。古人常说的“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就是指它。其内容过多,又非常细致而繁杂,普通人是记都记不住的,更不要说践行了。所以,司马迁父子感叹“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能熟知它,得要有专门人才,这就是早期的“儒”,儒家亦因此被称作“礼教”。后世的各种关于“礼”的编订和争论,都以这个为基础。它主要是规范我们人的个体行为的,尤其重视礼的形式。有人说,形式嘛,大概不怎么重要。可是各位也不要小瞧它,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初创的时候,都要“改正朔,易服饰”,就是通过这种礼仪形式的变化,来展示它的新气象。有时候礼仪形式对朝廷的政治活动,甚至国家兴亡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明朝嘉靖皇帝,因为是继承了堂兄的皇位上台的,可是非要追谥他自己的父亲为“兴献王”,大臣依据《仪礼》反对,结果他一生气,在四十五年的皇帝生涯里,不怎么搭理朝政,出了严嵩一干奸贼,朝政紊乱。清朝入关的时候,一大批忠于明朝的汉人,宁死不剃头、不留辫子,守的就是这个礼。清朝那些个反洋务、反康梁维新的老顽固,守的其实也主要是这个。清末康有为、辜鸿铭一干人不肯剪辫子,还是如此。“五四”时候的新派,反对的也是这个。《仪礼》把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等一切的日用行常,都严格限制,在上古的农业社会里,勉强可行,后世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去生活,人生乐趣势必减少。所以,《仪礼》只是部分地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不可能完全实施。但是,《仪礼》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假如把它铲除得点滴不余,我们也就没有了行为规范,就会进退失据,离“儒雅”越来越远。总之,《仪礼》是关于个人及家庭的行为和伦理规范方面之“礼”。

再说《礼记》。《礼记》是“三礼”中最可读的一部。全书共四十九篇,内容比较庞杂,是一部关于礼的资料汇编。从内容判断,它应该是孔子去世以后逐渐形成,到西汉删定。本来内容更多,经过西汉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叔侄的删减,分别形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记》,是指《小戴礼记》,它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对《仪礼》《周官》的部分内容的补充和解释。所以,有一些篇章和它们相近。比如《王制》是对《周官》的补充和解释,《昏义》《射义》《乡饮酒义》《冠义》等是对《仪礼》的《士昏礼》《大射》《乡饮酒礼》《冠礼》的补充和解释。这个部分比较多。二是从哲学上对礼的思考。比如《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经解》《儒行》等。这部分是精华,至今读来,仍觉情不能已。数千年来,中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刚正弘毅,多源于此。即如“五四”的新派人物,虽然反传统,可是他们本身的精神仍然来源于传统,来源于这里。三是记录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如《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等。孔子是“述而不作”的,不像今天的学者,个个才高八斗、著作等身,所以,想要了解孔子,除了《论语》之外,这部分是很重要的资料。总之,这一部是儒家哲学思考的精华所在,它对“礼仪”的记述,比前两部删减了许多。为什么呢?大概就是删去不合时宜的或者是太过繁琐的内容,也就是被时代淘汰的内容。

从这个简单介绍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大体上,礼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天下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方面的,规范人的社会性,属于政治层面的,谓之“大礼”。所谓“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礼记·哀公问》)是说为政治国,首要是完善制度建设,这是政治的根本所在。那么,儒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包括些什么呢?《礼记·曲礼上》这样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宗旨是说没有“礼”就不能治好国,所以治国“非礼不成”。治国的目标是建立“道德仁义”的国度。手段呢?第一是“教训正俗”,即教育制度;第二是“分争辨讼”,即法律制度;第三是“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即人伦制度;第四是“宦学事师”,即选官制度;第五是“班朝治军,莅官行法”,即军队及公务员管理制度;第六是“祷祠祭祀,供给鬼神”,即宗教制度。儒家认为,宏观上把握这几个方面,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虽然儒家乃至诸子百家的学说,在“大礼”方面,都没有超出君主制、集权制的制度设计,但是,它们的根本目标是追求一种“刑罚措而不用”、有良风美俗的道德社会,这也是任何一个时代、一种政体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西方的先哲其实也追求这样的理想,可是他们不能提出高明的手段——“礼”来,所以退而建设法律的社会。我们的先祖,不仅有此理想,而且通过“制礼作乐”来实现,所以,我们应当予以充分的尊重与关注,并汲取其合理的内核。“礼”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我们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方面的,规范人的个体,属于人伦方面的,谓之“小礼”。比如,人“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就是说我们人按照“礼”为人处世则“儒雅”,否则就显得“粗野”。《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是说“礼”是来调节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比如人伦上的亲疏关系,利益上的同异关系,事务上的是非关系,矛盾上的嫌疑与否,等等。让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退有据,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讲,是不是更需要关注呢?

总之,礼是所有社会制度及规范的总和。大礼是对社会的规范,可以称作儒家“关于天下国家的学说”;小礼是对人身的规范,可以认为是儒家“关于人身的学说”。人守小礼则人身儒雅,人人身、家儒雅,则社会和谐儒雅。人在私人场合,自己管理自己,受小礼限制;在公共场合,与他人相关联,则受大礼规范。这样,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进退有节,也都是有秩序的,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理论上,倘若人人如此,则人人儒雅、社会儒雅,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其实,我们作为人,谁也不能离开“礼”。“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就好比人要从家里出去,都必须从门走一样。《荀子·礼论》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认为“礼”是做人之道最美好的规范。我们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礼”。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守礼如一,那就是“终始俱善”,就是“人道毕矣”,做人就完美了。这样看,礼涵盖了我们人的所有生活。总之,没有礼,国家一定是秩序大乱的,人一定是难以安身立命的。所以,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当然,前人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嘉礼、宾礼、军礼等五类,在今天已经不大有意义,所以就弃而不用了。

礼的基本意思清楚了,还得要了解礼的特点,才算真正认识了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