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央领导视察天津武清,鼓励改变面貌

中央领导视察天津武清,鼓励改变面貌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清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和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都曾来武清视察指导工作。在省委书记林铁、省长刘子厚,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塘和武清县乡领导陪同下,步履稳健地登上护路大堤,眺望万亩农田。刘少奇同志对武清县各方面工作表示很满意,鼓励县委继续加强领导,改变武清面貌。

中央领导视察天津武清,鼓励改变面貌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清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和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都曾来武清视察指导工作。

毛泽东主席到武清县视察麦田 1959年4月14日下午4点多钟,308次普通列车缓缓地驶进豆张庄车站。

“毛主席来啦!”“毛主席来啦!”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四面八方。

毛主席载一顶银灰色布沿帽,穿着银灰色风衣,脚着一双棕色皮鞋,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在省委书记林铁、省长刘子厚,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塘和武清县乡领导陪同下,步履稳健地登上护路大堤,眺望万亩农田。

毛主席走下大堤,沿土路走过一座小木桥,首先来到干部试验田,向在田里劳作的东马圈公社党委书记高秀涛伸出大手。高秀涛正在间麦苗,手上沾满了泥,主席微笑地和他握手说:“没关系嘛,”并关切地问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

毛主席看麦苗过密说:“太稠了。”他问一亩地撒多少种?县里同志回答说:“200斤。”主席说:“太多啦!你根据什么?”毛主席又来到妇女试验田,蹲下同妇女们一起间麦苗时说:“我建议拔掉三分之一吧!”又说“下种不能过大,麦苗过稠会影响生长,要合理种植才能高产。”离开妇女试验田又来到“红领巾”试验田,勉励少先队员们要学科学、学文化,长大后为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毛主席转过身站到一根水泥管上,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麦田,向跟随的干部群众大声说:“好!亩产800斤。”说着抬起右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八字,并告诫大家:“要合理密植,因地制宜。”在向车站走的时候,大家讨论小麦每亩下种多少斤为宜,有的说60斤,有的说70斤,有的说一二百斤,毛主席说:“我看三四十斤为宜。”毛主席的视察,给武清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当年,永定河泛区十几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00多斤,一部分麦田达800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刘少奇风尘仆仆到武清 1958年7月8日上午11点多钟,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在河北省省长刘子厚、副省长张明河,秘书长尹哲二陪同下,乘轿车直接到武清港北视察稻田,并准备在那里参加劳动。可是汽车刚到杨村北河古堆附近,由于道路难走,汽车开不过去。只得返回了县委驻地。

由于天气热,又颠簸了百余里,县里同志请少奇同志休息一下,先吃饭,可少奇同志说:“不给你们添麻烦了,大家工作都很忙,听听汇报我们就去天津。”少奇同志边听汇报,边记录。他指出,武清县农业上主要是水的问题,要想办法加以解决,改变武清面貌。刘少奇又指出,今年秋天就要为明年秋收做准备,今年收麦子就要为秋后种麦子做准备。要抓紧积肥,麦地要深翻,种籽要优良种。

当听到工业汇报时,少奇同志说,武清县靠铁路,是否搞个大工厂?省里也好,国家安排也好,要注意分散一点,何必集中到大城市呢?

关于解放妇女劳力问题,他指出,妇女劳力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妇女被小孩子和做饭拖累了。要办托儿所,并且要办好,教育小孩子们学好,有礼貌,不骂人,这很好嘛!少奇同志还根据当时各村办食堂的情况指出,农村食堂可以试办一下,但也不要一股风,先办几个地方,搞好了,开个现场会就推广开了。要把这些事情搞好,组织起来,妇女就完全解放了,不带孩子,不做饭就和男子一样,可以出门了。

刘少奇同志对武清县各方面工作表示很满意,鼓励县委继续加强领导,改变武清面貌。

总理美德永留武清 1958年8月21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武清县视察工作。

为了做好接待工作,总理在百忙之中提前听取了武清县的情况汇报。当时年仅25岁的县委调研员肖荣贵同志,在北戴河专列上见到总理,当时总理很随意地问:“你是县委书记吗?”肖荣贵同志脸腾地红了,口吃地说:“不,不是。”总理忙转了话题,和蔼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哪个学校毕业?哪年参加工作等等。总理一边听,一边用铅笔记着,很自然地转入了正题,“你介绍一下武清县的情况吧!”总理边听边启发性的提问题,而且问得很细,所有的数字都重复一遍,然后记在纸上,正当谈到建八孔闸小型水利发电站时,西哈努克亲王到了,总理很亲切地对肖荣贵说:“咱们谈到这里吧!我去迎接客人。”过后,总理还特意让秘书转告肖荣贵,表示对他的汇报很满意,他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上午10点多钟,总理和客人到了,首先视察了水力发电站和电引双向犁。视察后,周总理和贵宾坐在长条桌前,有的喝茶水,有的品尝当地的特产。当一位青年女学生端一盘杨村糕干请总理和客人品尝时,总理望着雪白松软,味道香甜的糕干问道:“还有当年老铺的糕干吗?”在场的人都楞了。总理拿起一块尝了一口,连声说:“好!好!比杜家老铺的强喽!”他边请客人品尝,边介绍:“这可是武清县的特产哟!”接着总理又对西哈努克亲王说:“亲王殿下,过去卖杨村糕干的声音很好听。”西哈努克亲王很感兴趣,要请总理找人给吆喝一声,总理问周围的人,可大家都不会。总理站起来说:“我吆喝一声大家听听像不像?”西哈努克亲王高兴地鼓起掌来。总理叉着腰:“杨村糕干——老铺的好!”大家听了韵味十足的吆喝声,都鼓起掌来。原来,周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有一位同窗好友诸葛二吉是杨村人,诸葛二吉每次从家里回来,都要带几包杨村糕干给同学们吃。诸葛二吉还给周恩来讲了许多杨村糕干的传说。

当天下午周总理陪同客人参观了5亩卫星稻田、大面积丰产稻田、周家务“四化两院”,即机械化、托儿所、食堂化、缝纫化、产院、敬老院

当时受浮夸风影响,武清县也搞了一块5亩地的卫星田,从200亩地里将一墩墩秧一般高、穗一般大的稻子拔下来,栽到卫星田里,放了个亩产10万斤的大卫星。可没几天就出现了烂秧现象,于是在秧田里搭上竹杆,挂上电灯,架上鼓风机,以便通风透光,还用水车人工降雨,煞是热闹。

周总理站在卫星田地头,左看右看不解地问:“你们搞得什么实验?”回答说:“我们搞得密植实验。”“你们这样搞,一亩算过产多少吗?”当地干部既觉得向总理撒谎愧得慌,又不得不在外宾面前一一算来。一亩地多少墩,一墩多少株,一株多少穗,一穗多少粒,可算来算去总也算不对。有人又要从头算,总理说:“不必啦,10万斤不对!”又叉腰望望稻田,一边摇头一边轻声说:“亩产10万斤,不可能,不可能!”

接着又来到大面积丰产稻田,看到长势喜人的稻子,总理很高兴,不时通过翻译向西哈努克亲王介绍这个地区改种前后的巨大变化。

第三项参观内容里有个“两院”,可当时没搞起来,只是为应付参观临时拼凑起来的,一看肯定露馅。而客人们已向村里走来了。当地的干部提心吊胆,就向地委书记赵志作了汇报。赵志即时请示总理:“总理,他们这的两院您还看吗?”总理略一思索,听出了话外音,头也没回,挥着手说:“不就是我们在天津郊区看的四化两院吗,不看啦!不看啦!”总理机敏过人,既为当地干部解了围,又避免了外交上的尴尬。

邓小平同志三次到武清 1958年8月中旬的一天,邓小平同志和陈毅、彭真、沙千里轻车简从,第一次到武清参观港北稻田。

他们首先来到西狼尔窝大面积水稻丰产田,小平同志当年40多岁,留着短平头,穿一件短袖的衬衫,银灰色长裤,脚着一双圆口布鞋,他在稻田里的渠埂上走来走去,精神很振奋,指着稻田说:“这不愧是马列主义的一部杰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当听说妇女试验田的事迹后,兴奋地对沙千里说:“诗人,请你做首诗吧。”

邓小平又看了两块稻田后说:“北方盐碱地能种这么好的水稻很不容易啊!你们尽最大努力了。”又说:“我国化肥生产还不多,你们科学种田的知识还没掌握,我到印尼访问,见到他们那种的水稻面积大,种稻历史悠久,我们今后要向他们学习哟。”

小平同志又问卫星田要创亩产多少斤,得到10万斤回答后,他疑惑地问有把握吗?当地干部老实地回答:“没有把握,不过全国都放卫星,我们也得放呀!这是我们县委提出的口号,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邓小平严肃地批评说:“提口号,提奋斗目标也不能吹牛皮。”

参观完,几位领导饭也不吃,又匆匆上路了。临走,小平同志用关切、鼓励的口气说:“祝你们取得大丰收,秋后收稻子我一定再来。”

10月中旬,刚刚进入收割季节,邓小平同志又到武清港北视察来了。这次小平总书记带来40多人,大多是书记处的,其中有胡乔木等人。

邓小平见面就问:“那块卫星田的稻子怎么样?”答道:“不行。”“你们割了没有?”“头几天就割了,稻穗、稻身烂了许多,不割不行了,您去看看吗?”“不看啦,我说你们不要吹牛皮嘛。”

大家参观后,在乡政府会议室听取河北省长刘子厚、天津地委书记赵志、武清县委书记冯志平等同志的汇报,小平同志说:“卫星田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做什么不能凭想当然,不能吹牛皮,要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蛮干。”

同月下旬的一天,小平同志携夫人卓琳和杨尚昆、刘澜涛等同志第三次来武清,视察了稻田,又看了周家务村幼儿园。中央领导同志向幼儿园捐赠了铝锅、铝碗、铝盆及食品。小平同志指出,“这是解放妇女劳动力的好办法,你们应当总结推广这个经验。”他还关切地问:“秋后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并严肃地指出:“你们可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啊!县委要提前做出安排,别把大丰收的粮食浪费掉哟。”(www.daowen.com)

后来的情况被邓小平同志说中了。当时平调风、浮夸风已经刮起来了,这个公社的稻米随便调到别的公社,别的公社山芋可以随便调到这里来,于是出现稻米霉烂,山芋大堆大堆冻坏在地里没有人管,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第二年闹起了严重的饥荒。

彭老总欣喜下稻田 1958年8月一天,彭德怀元帅来到武清视察。他来到一片稻田前,仔细询问稻子改种的过程,遇到的困难,老百姓的反映怎样。然后感慨地说:“你们了不起,把盐碱滩变成了小江南喽。”

彭老总问这片地漏水不漏水,说着就卷起裤褪,脱掉鞋子走进田里。他在水里一边摸,一边大声说:“我们家乡的稻田就不漏水漏肥。”他抓起一把泥看看,又一脚一脚地踩了踩,最后肯定地说:“这地土质不漏水不漏肥,适合种水稻。”

当彭老总看到群众在稻田里用自制的小挠钩挠地时,就告诉大家最好用手挠,小勾子挠得不匀,深浅也不一样,边说边弯腰用手挠起来,给大家做示范。

陪同视察的干部群众深受感动。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表现,而是那样朴实豪爽,平易近人,同群众打成一片。彭老总下稻田的故事至今仍在武清人民中间流传。

江总书记视察后蒲棒村 1991年12月13日下午,江泽民总书记在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市长张立昌、市委副书记李建国,武清县委书记邵久武、副书记李乃彦的陪同下,到武清县后蒲棒村视察。

江总书记一行乘坐白色中巴轿车来到村里,进村后顾不得休息,就来到小学校。总书记兴致勃勃地从一楼走到二楼,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当总书记走进一年级教室时,正在上课的同学们起立喊:“江爷爷好!”江总书记打着手势说:“坐下吧,坐下吧!”接着又握住老师的手说:“你辛苦了。”江总书记脱下绿色军大衣,弯下腰看小学生写字,夸他们字写得好!鼓励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多为国家做贡献啊!”

江总书记又走进语音教室,戴上耳机,和同学们用英语对话。他高兴地对陪同视察的同志们说:“农村小学有这么好的电化教学设备不简单哟!希望你们继续办好。”

走进计算机教室,在五年级学生张学程同学的旁边停住脚步,江总书记关切地问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并问这些汉字是怎么输入的,张学程同学一一回答后,打出两行字:“欢迎江爷爷来我校视察!”“江爷爷好!”江总书记爱抚地摸着张学程的头,并对周围同志说:“这些小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勉励教师说:“学校环境很好,设备先进,你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哟!”

江总书记走出学校又到两户村民家里做客。在村民张子亮家,总书记同主人亲切交谈,询问他们都干什么工作,一个月挣多少钱,企业效益好不好,一年全家收入多少。总书记走到外屋,拉开冰箱的门,见里面有鱼、肉和新鲜蔬菜,高兴地说:“真是达到小康水平啦。”在院子里,总书记环视后说:“你们的住房满宽绰哟。”并说:“跟农民比起来,我们还是无产阶级哟!”

从张家出来,又来到陈润海家。陈润海一家5口人,他在村地毯厂上班,妻子在村办服装厂上班,还承包了十几亩鱼塘。70多岁的老母亲因患严重的风湿关节炎瘫痪在床,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学前班。

总书记看到新盖的4间砖瓦房,高兴地说:“很好,很有气派。”他与主人拉起了家常,询问工作、收入情况,鱼塘的效益如何。

总书记走进里屋,见陈润海老母亲坐在炕上,就主动上前拉住她的手说:“大娘您好哇。”老太太无比兴奋:“总书记好,主席好!”总书记得知她因病不能下床,就说:“您年轻时没少吃苦呀,这是年轻时落下的病啊!”转身对陈润海说:“你是大孝子呀,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当头’呀。”

总书记又来到村办宏信地毯厂,直接走进织毯车间。这个厂工人大部分为外来妹。总书记同3位女工亲切交谈,问她们是什么地方人,来这里多长时间了,接着指着一位女工对张立昌市长说:“立昌,这小姑娘(南皮人)跟你是老乡啊。”总书记得知她们月收入六七百元,吃住都很好时,勉励她们要好好工作,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你们是企业的主人,也是国家的主人,你们在为企业创效益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创外汇,可不要小看自己哟”。

总书记听取村支部的工作汇报时,当听说村支部13名党员将自己应得的30万奖金捐献出来,为百姓建了一座金蒲桥时,总书记对支部书记张振宏说:“你说话为什么灵,因为你们给老百姓办事了,如果你支部书记在个体企业入了股或给人家当小伙计,群众就会瞧不起你,你说话就不灵了,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我是常念这个经的。”

总书记对后蒲棒村用企业挣的钱开发土地,发展农业很满意,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农业,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谈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总书记严肃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根基呀!我国12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再加上城市国有企业是稳定的,整个国家和社会就安定了,就不出问题了。”

朱镕基视察菜篮子工程 1995年3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来到武清县视察菜篮子工程——大棚蔬菜。

朱镕基同志一到武清,就直接来到南蔡村乡郭官屯村。他向一排排大棚走去,这时迎面走来该村支部书记李广文。朱镕基同志握着他的手问:“你是农民吗?”李广文回答:“我是村支部书记。”朱镕基同志幽默地说:“支部书记也是干部。”朱镕基同志在与两位种植大棚菜的农民谈话后指出,你们天津没有大的化肥厂,这方面要吃些亏。他还询问了农民负担重不重,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意见等。

至今,朱镕基同志直率坦诚的性格,同群众打成一片的朴素作风,仍在激励和鼓舞着武清人民。

李瑞环关心武清开发建设 1986年,李瑞环同志到武清视察工作,他提出,武清应建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他说:“武清是天津市的北大门,是京津走廊的黄金地段,可依据京津两大城市大专院校多、高科技人才济济的优势招揽人才,发展高新技术。还可招商引资,向外国学习技术学习管理,提高乡镇企业层次。”

1987年10月,他又到武清了解发展高科技园区的情况,对将地址选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南侧表示满意,并督促抓紧制定方案。他指出,世界知名的几个高科技产业园区——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都在交通便捷的高速公路一侧或一端。他现场考察了预选地址,高兴地说:“地址选得很好,东邻京杭大运河,北靠京津塘高速公路,西接京福线,面对县城。”

在李瑞环同志的亲切关怀下,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清县建立高科技园区武清开发区。当时这在全国是唯一的一家县级管理的国家级开发区。

胡锦涛视察农村党建工作 199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武清县视察农村党建工作。

胡锦涛同志首先来到后蒲棒村,视察了该村小学和村办企业,了解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村委会大楼,胡锦涛同志听取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宏所作的党建工作汇报,看了党建专栏,他高兴地说:“你们党建工作抓得好,在带领村民集体致富奔小康的奋斗中,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随后,胡锦涛同志又来到张大庄村参观了该村最大企业——造纸厂。听取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朱家华所作的党建工作汇报,接着又到了灰锅口村视察了村集体果园。

当天下午,胡锦涛在武清县召集全县红旗党支部、明星小康村党支部书记座谈会。他指出:“后蒲棒村的经验应好好总结,值得推广。”在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讲了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后蒲棒村的做法,总结出:“选准一个好书记,带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选准一条适合当地加快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健全一套民主管理保证工作有效运转的好的管理制度”的经验。3个月后,这“五个好”的经验写入了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文件。

(祝海涛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